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双龙图

标题包含
双龙图
云谷道人手持一片东溪纑,云林散人为作双龙出入清潮图。砚池浓磨五斗墨,手涂脚蹋顷刻云模糊。既不为爬山引九子,亦不作掣电吞双珠。但见一龙盘空偃蹇飞下尾闾穴,一龙搅海奋迅直上青天衢。雄者筋脉紧,雌者腹肚粗。双冲交挺白玉柱,两角对树青铜株。宛宛修尾卷蹴浪花白,聂聂钜甲挟拍□风乌。性驯肯入孔甲驾,气恶欲踢丰隆车。张吻啖阿香,舞爪挐天吴。轰霆时或取旱魃,飞雨自足苏焦枯。寸池尺泊虽云不能一日处,十年未用犹可高卧南阳庐。云谷子,七宝钵盂深袖手。云林子,光环金锡且载□。吾将倒三江,倾五湖。洗馀百战玄黄血,尽率凡鳞朝帝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宪,字思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大将。他生于北宋末年,具体生年不详,卒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 张宪原为河北西路兵马都监,后归顺岳飞,成为其得力助手。在岳飞的指挥下,张宪参与了多次对金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云谷道士拿着一片东溪麻布,云林隐士为之绘制了双龙在清澈的江涛中出没的画面。砚台中研好了五斗墨汁,用手和脚迅速涂抹,立刻呈现出云雾迷茫的景象。既不是为了描绘攀爬的山川引出九龙子,也不是为了刻画闪电吞噬两颗明珠。只见一条巨龙在天空盘旋,然后缓缓降落至尾闾穴;另一条巨龙搅动海水,快速升上青天的路口。雄性的龙肌肉紧绷,雌性的肚子则显得粗壮。两条龙交叉伸展着白玉般的柱子,两只角相对树立着青铜色的植物。它们修长的尾巴轻轻拨动着水花,使浪花变得雪白;锋利的巨甲宛如翅膀,疾风骤起。这些性情温顺的龙,或许会被孔甲驾驭;那些脾气暴躁的龙,可能想把丰隆的车掀翻。它们张开嘴咬向阿香,挥舞爪子抓住天吴。当雷霆万钧的时候,也许它们会捉拿干旱之神;当雨水充沛的时候,又足以让焦枯的大地重新焕发生机。尽管池塘与湖泊面积狭小,不足以让它们停留一天;但是即使十年没有使用,它们依然可以在南阳庐里安心休息。云谷道士呀,你的七宝钵盂深处藏着什么奥秘?云林隐士啊,你的光环金锡装载了什么使命?我将倾三江之水,倒五湖之墨,洗净千军万马留下的鲜血,引导众鱼前往帝都朝拜。
去完善
释义
1. 双龙图:描述双龙画面的画作。 2. 张宪:宋朝诗人。 3. 东溪纑:地名,指浙江金华一带的溪水。 4. 云谷道人:隐居高人,可能为虚构人物。 5. 云林散人:也可能是虚构人物,具体意义未知。 6. 五斗墨:指很多墨水。 7. 顷刻云模糊:形容画家快速画出云雾的效果。 8. 爬山引九子:描述龙生九子的故事,这里可能比喻画中龙的繁衍场景。 9. 掣电吞双珠:可能是描绘闪电与龙珠结合的画面。 10. 尾闾穴:中医术语,指人体下端的穴位。 11. 青天衢:青天上的大路,喻指天空。 12. 修尾卷蹴浪花白:形容龙在水上游动时的情景。 13. 聂聂钜甲挟拍□风乌:描述龙的鳞甲在风中翻动的画面。 14. 孔甲驾:传说中黄帝的后裔孔甲驾驭神兽的故事。 15. 丰隆车:神话中的雷神丰隆驾驶的车辆。 16. 阿香:传说中的旱神。 17. 天吴:神话中的水神。 18. 轰霆时或取旱魃:龙有时会带来雷雨,以消除旱灾。 19. 寸池尺泊:指狭窄的水域。 20. 高卧南阳庐:南阳庐,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21. 七宝钵盂深袖手:形容画师潇洒的创作态度。 22. 光环金锡且载□:光环金锡,指描绘神仙的图像;载□,指装画轴。
去完善
赏析
《双龙图》:张宪画笔下的双龙呼之欲出,一雄一雌腾空而起。雄者紧劲有力,雌者壮硕威武。画家用独特的笔墨技巧和构图视角展现了双龙的神威与变化多端,作品富有寓意,既赞美了双龙的力量和智慧,又寄寓了对国家太平的期许。同时,通过对云谷道人和云林散人的描绘,反映出文人墨客超脱世俗、与世无争的洒脱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双龙图》是南宋诗人张宪的一首古体诗,创作于公元1135年。当时正值金人入侵,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之初的动荡时期。 在这特殊时期,张宪身为军人,勇敢参战,抵抗外敌,经历了生离死别、国仇家恨的磨难。他目睹了战乱的惨烈和百姓的疾苦,心中充满忧虑和愤慨。而与此同时,南宋朝廷却对金人实行妥协政策,这使得张宪更加痛心疾首。 在《双龙图》一诗中,张宪以双龙象征金宋两国,暗示两国之间的敌对关系。他通过描绘双龙的争斗和彼此的困境,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朝廷执政的不满。同时,他也期待自己能够成为挽救国家危亡的英雄,为国效力,为民族利益而奋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