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怨

标题包含
秋怨
雨声绕山来,撼屋风猎猎。银床暑气消,金井下梧叶。胭脂堕微泪,鸾镜晓妆怯。香冷红象梳,髻薄钗燕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宪,字思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大将。他生于北宋末年,具体生年不详,卒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 张宪原为河北西路兵马都监,后归顺岳飞,成为其得力助手。在岳飞的指挥下,张宪参与了多次对金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雨水声环绕着群山而来,风声猛烈地吹打着房屋。床上覆盖着一层银色的凉意,金井下的梧桐树叶被风吹落。脸上残留着淡淡的胭脂痕迹,如同滴落的泪水。清晨在镜子前化妆时,显得有些胆怯。香气逐渐散去,红色的梳子显得冰冷,发髻稀疏,簪子上贴有燕子图案。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秋怨》:题目,表达了秋天的哀怨之情。 2. 张宪:作者,明代诗人。 3. 银床:金属制成的床,这里指家用的铜床。 4. 金井:古井,一般用金属覆盖,象征富贵人家。 5. 红象梳:红色的象牙梳子。 6. 髻薄:头发稀疏。 7. 钗燕帖:燕形钗,古代妇女头饰。
去完善
赏析
《秋怨》是南宋诗人张宪的一首描绘秋日景象和女性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雨声绕山来,撼屋风猎猎”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秋天的景色。随着风雨的到来,夏日的炎热逐渐消退,庭院中的梧桐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接下来,诗人通过“胭脂堕微泪,鸾镜晓妆怯”一句,描绘了一位女性在这萧瑟的秋天里,因为思念而掉泪的场景。她清晨梳妆时,显得有些怯生生,这是因为她对镜自照,感受到了秋天的悲伤。最后两句“香冷红象梳,髻薄钗燕帖”则形象地表现了这位女性在秋天的哀愁中,心情沉重,连头上的钗环也显得无精打采。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天所带来的无尽哀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怨》是元代诗人张宪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元朝初期,具体时间难以考证。然而,从诗句“鸟道一萧瑟,猿啼十二时”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和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作品。 在元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张宪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深感家国之痛。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关切。此外,张宪还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鸟道一萧瑟,猿啼十二时”,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肃杀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对未来的担忧。 总的来说,《秋怨》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张宪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人生的曲折,深感家国的苦难,从而写下了这首充满忧国忧民之情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