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垆曲拟梁简文帝
初八月上弦,十五月正圆。当垆设夜酒,客有黄金钱。欢浓易得晓,别远动经年。相送大堤上,举杯良可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农历初八月亮呈上弦状态,而到了十五月亮则正好圆满。在月光下摆好酒肆,宾客们都带着金贵的钱财。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离别的人往往一别就是多年。在大堤旁告别,举起酒杯令人心生怜悯之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当垆:古代酒店里,用以安放酒瓮的土台子。这里指代酒店。
2. 设夜酒:提供夜间的酒水服务。
3. 欢浓:欢快热烈的氛围。
4. 别远:离别的时间长久。
5. 大堤:河岸边的堤坝。
6. 良可怜:非常令人怜爱。
去完善
赏析
《当垆曲拟梁简文帝》是一首描绘了古人月下欢宴场景的诗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在月圆之夜,人们欢聚一堂,把酒言欢的画面。同时,也表现出了离别时的不舍与哀愁。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生活情景和情感寄托,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离别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当垆曲拟梁简文帝》是明代诗人张宪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当时正值明朝灭亡、清朝入关的历史剧变期。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张宪的生活和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从一个官僚转变为遗民,感受到了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巨大反差。
在这段时期,张宪经历了明末的战乱、清军的入侵以及清政府的统治。这些经历使他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的兴亡和民众的苦难。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当垆曲拟梁简文帝》中,张宪通过对古代酒肆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理想的向往。这种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因为它意味着对战争、压迫和不公的反抗。然而,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这种理想在当时很难实现。这使得诗人既充满了理想主义的热情,又陷入了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