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自临安往富春过芝泥岭示随行李巡检

标题包含
自临安往富春过芝泥岭示随行李巡检
平明升肩舆,相与东西征。浮岚翳远道,宛在云中行。连山互低昂,曲折如送迎。接天蔽乔木,涧与风争声。前登芝泥岭,雨意渐觉晴。曈昽日色薄,萧瑟衣裳轻。畏途见鹿角,高砦屯乡兵。綵旗病目眩,严鼓羁魂惊。凭轼若梦寐,抚𩨨伤浮生。顾谓李飞尉,我行犹几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宪,字思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大将。他生于北宋末年,具体生年不详,卒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 张宪原为河北西路兵马都监,后归顺岳飞,成为其得力助手。在岳飞的指挥下,张宪参与了多次对金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早上坐轿子出发,我们一起前往不同方向。流动的雾气环绕着远方的道路,仿佛行走在云端之中。连绵的山峦高低起伏,蜿蜒曲折如同欢迎和送别。天空被大树遮挡,山谷的风声如同竞争一般响亮。我们登上芝泥岭时,雨天的意味渐渐消散,转为晴朗。阳光变得微弱,衣衫显得单薄而萧瑟。艰难的路途中出现了鹿角,高高的营寨里驻扎着乡村士兵。彩色的旗帜让人眼花,庄严的战鼓让人灵魂紧绷。倚靠在车子上就像在梦中一样,抚摸栏杆感叹人生的艰辛。回头对李飞尉说,我们还要走多远呢?
去完善
释义
1. 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南宋都城。 2. 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地处富春江畔。 3. 芝泥岭:位于临安至富春之间的山区地带,因其多产灵芝等药材而得名。 4. 肩舆:古代乘坐的人抬轿子。 5. 平明:黎明时分。 6. 浮岚:漂浮在山间的雾气。 7. 翳:遮蔽。 8. 宛在:仿佛在。 9. 低昂:起伏不平。 10. 接天:靠近天空。 11. 蔽:遮掩。 12. 涧与风争声:风吹过山涧的声音。 13. 曈昽:日光逐渐明亮的样子。 14. 萧瑟:形容寒冷的风。 15. 畏途:险峻的道路。 16. 鹿角:一种军事设施,形似鹿角,用于阻拦敌军进攻。 17. 高砦:高地上的营寨。 18. 屯:驻扎。 19. 乡兵:地方武装。 20. 綵旗:彩色的旗帜。 21. 病目眩:让人眼花缭乱。 22. 严鼓:急促的鼓声。 23. 羁魂:因受约束而心神不安。 24. 凭轼:依靠车子的扶手。 25. 若梦寐:像在梦境中一样。 26. 抚𩨨:抚摸自己的衣襟,表示感慨万分。 27. 李飞尉:姓李的飞行尉,此处指随行巡检官。 28. 我行犹几程:我还要走多少路程呢?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风光和抒发热爱自然、忧虑世事的诗歌。诗人张宪以细腻的手法,通过描绘沿途所见之景,表现了心灵的感受和对世界的深深关切。 首联“平明升肩舆,相与东西征”交代了诗人的行程,描写出清晨出发的景象,暗示了旅程的辛苦。颔联“浮岚翳远道,宛在云中行”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间景象,表达了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的喜悦。颈联“连山互低昂,曲折如送迎”形象地展现了山脉连绵不断的景色,表现出诗人在旅程中不断变化的观感。 “前登芝泥岭,雨意渐觉晴”一句,诗人通过对比前后的天气,进一步表达了旅途的艰辛。随后“曈昽日色薄,萧瑟衣裳轻”则是对阳光柔和、风吹衣袂的场景描绘,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然而,面对“畏途见鹿角,高砦屯乡兵”这样险恶的环境,诗人不禁心生忧虑,产生了“彩旗病目眩,严鼓羁魂惊”的感受。诗人感慨万分,问李巡检“我行犹几程”,显示了对未知路途的担忧和茫然。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临安往富春过芝泥岭示随行李巡检》是南宋诗人张宪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南宋末年的某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正处于蒙古大军的压迫之下,局势动荡不安。 张宪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他曾担任都督府参议、枢密院编修等职,但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因寡不敌众被俘,后来虽然逃脱却再未回到朝廷。在此背景下,他跟随李巡检一同前往临安、富春等地,途中经过芝泥岭时,写下这首诗歌以抒发了自己此刻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战乱的忧虑之情。 在这首诗中,张宪以富春江为背景,描绘了战乱中的江山景色,同时也展现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在诗的最后两句“云间行路难,回首见亲颜”中,他以亲情为主题,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