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柬卫处士

标题包含
柬卫处士
傍山依水作幽居,未减南阳诸葛庐。卓行自成高士传,浮荣不用辟书除。乌丝小楷春题画,青简长编夜著书。愧我红尘走官马,计偕空诣汉公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宪,字思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大将。他生于北宋末年,具体生年不详,卒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 张宪原为河北西路兵马都监,后归顺岳飞,成为其得力助手。在岳飞的指挥下,张宪参与了多次对金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靠山傍水建起了隐居之地,与南阳的诸葛庐相比毫不逊色。特立独行成就了一位高人雅士的传说,荣华富贵不需要靠书信来争取。在春天里用墨黑笔题诗作画,夜晚则编写古籍篇章。相比之下,我在尘世的官场中奔波,只能徒劳地去拜见权贵。
去完善
释义
傍山依水:指卫处士选择靠近山水的地方居住。 南阳诸葛庐:指诸葛亮在南阳的居所,表示此处是一处清幽之地。 卓行:品行出众。 浮荣:表面的荣耀。 辟书:官府征召的文书。 乌丝小楷:黑色的细丝笔迹,这里指的是卫处士精细的手写作品。 青简长编:借指书籍,青简为竹简,长编为长篇著作。 愧我红尘走官马:指诗人自己因做官而在尘世奔波。 计偕:官员一同计算功绩。 汉公车:汉代的公务车,这里代指诗人的工作身份。
去完善
赏析
《柬卫处士》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及高尚品质的赞美。首联描述了这位卫处士选择傍山依水的幽静之地居住,这与诸葛亮在南阳的草庐相似,显示出他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颔联进一步强调了他作为高士的品质,他不追求虚浮的荣誉,而是过着朴实无华的生活。颈联描述了他的日常生活,他善于书法、绘画,晚上则沉浸在古籍中。尾联是诗人的自嘲与感慨,他对自己忙碌世俗生活感到羞愧,对于隐士的生活充满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柬卫处士》是明代诗人张宪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初期,即公元1368年至1644年之间。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元朝统治到明朝的更迭,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明朝初期,张宪作为一位文人雅士,对时政有着深刻的关注和理解。他的人生际遇与这个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在这个时期,明朝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整顿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举措,这为文人士子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官场腐败、宦官干政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这使得张宪等文人士子们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也对现实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在《柬卫处士》一诗中,张宪表达了对友人的关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忧虑。他希望友人能够保持高洁的品质,不被世俗所玷污。这种情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反映了明朝初期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品格的高尚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