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
酒如渑,肉如陵。赵妇鼓宝瑟,秦妻弹银筝,歌儿舞女列满庭。珊瑚案,玻瓈罂,紫丝步障金雀屏。客人在门主出迎,莲花玉杯双手擎。主人劝客客勿停,十围画烛夜继明。但愿千日醉,不愿一日醒,世间宠辱何足惊。珠万斛,金千籯。来日大难君须行,胡不饮此长命觥。刘伯伦,王无功,醉乡深处了平生。英雄万古瘗黄土,惟有二子全其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酒如渑河之水,佳肴堆如山陵。赵国妇人弹奏着精美的古琴,秦国妻子拨动银筝,歌唱舞蹈的孩子们满溢庭堂。精致的珊瑚桌,玻璃酒瓶,紫色丝织的屏障和金色屏风。客人光临主人出门迎接,双手捧着莲花玉器酒杯。主人殷勤地劝酒,客人也开怀畅饮,十围的画烛照亮了整个夜晚。只希望沉醉千日,不愿醒来一天,这世间的宠爱和耻辱又何必让人惊慌失措?无数珠宝,千箱黄金,也许明天就有大灾难等着你。为什么不举杯痛饮,享受这长久的人生呢?刘伶伯伦,王绩无功,都在醉乡中度过了一生。英雄的伟业终被埋葬在黄土之下,只有这两位才能在青史上留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将进酒:标题取自汉乐府《将进酒》中的“将进酒,君莫停”。
2. 张宪:南宋末文学家,字思文,号梦窗,浙江开化人。工诗善文,擅长篆隶二体书法。
3. 渑:指渑池,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以产美酒著称。
4. 肉如陵:吃肉如同山陵一样多,形容宴会丰盛。
5. 赵妇鼓宝瑟,秦妻弹银筝:赵妇、秦妻分别指代宴会上的女性演奏者。
6. 歌儿舞女列满庭:形容宴会上歌舞表演丰富。
7. 珊瑚案:用珊瑚装饰的案子。
8. 玻瓈罂:指盛酒的玻璃瓶。
9. 紫丝步障金雀屏:形容宴会布置豪华。
10. 客人:指赴宴的人。
11. 主人在门:指主人迎接客人。
12. 莲花玉杯:酒杯形状像莲花。
13. 十围画烛:形容蜡烛粗大,可照十围之地。
14. 日继明:灯火彻夜不息。
15. 但愿千日醉,不愿一日醒:希望永远沉浸在美酒之中,不愿醒来面对现实世界的烦恼。
16. 珠万斛,金千籯:形容财富丰厚。
17. 来日大难:未来的日子充满艰难。
18. 君须行:您必须离去。
19. 胡不饮此长命觥:为什么不喝下这长寿的酒呢?
20. 刘伯伦:刘伶,魏晋时著名文人,好饮酒,作品多描绘纵酒生活。
21. 王无功:王绩,唐朝初年诗人,亦好酒,曾任隋唐官职。
22. 醉乡深处了平生:意为在醉乡中度过一生。
23. 英雄万古瘗黄土:英雄最终都会埋葬在黄土地上。
24. 二子全其名:只有这两位(刘伶、王绩)得以扬名后世。
去完善
赏析
《将进酒》张宪的这首诗歌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宴会的繁华景象,酒、肉、音乐和舞蹈无一不表现出富丽堂皇的氛围。其中“酒如渑,肉如陵”,显示出作者对盛宴的重视和享受。而“只愿千日醉,不愿一日醒”,则揭示了诗人追求洒脱与解脱的思想境界。
诗中“世间宠辱何足惊”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为世俗所累的人生态度。通过对比华丽的物质世界和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同时也突出了诗人对现世享乐的不屑和傲骨铮铮的个性。
诗人以“但愿千日醉,不愿一日醒”作结,展现了他视荣华富贵为虚妄、强调内心自由的旷达胸怀。这样豪迈直白的诗句展现了诗人渴望在沉醉之中忘却世俗烦恼的决心,并在描绘他人富贵场面时表现出了自己的淡定与豁达。
总体来看,张宪的这首《将进酒》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他蔑视尘寰、忘怀得失的心境,堪称豪放派诗歌的代表作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将进酒》是明代诗人张宪的一首描绘饮酒之乐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明朝初期,这个时期国家刚刚建立,社会相对稳定。
张宪,生活在明朝初年,他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曾参加过抗元斗争和抗金斗争,对国家大事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唐代杜甫的影响,以反映现实、关注民生为主题。
在这个时代,朱元璋通过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随着国家的稳定,皇室内部的矛盾逐渐显现,特别是皇位的继承问题,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此外,明初的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时代背景对张宪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将进酒》中,张宪通过描述饮酒之乐,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明朝初期人们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