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周昉横笛图

标题包含
周昉横笛图
一妇跨镫如习骑,一妇鹄立类勇士。一妇横笛坐胡床,容貌衣裳略相似。髼松云髻作懒妆,丫鬟手擎红锦囊。人言天宝宫中女,我意梨园旧乐娼。忆昔承平生内荒,宫中消息渐难藏。昨宵一曲宁哥笛,明日新声满教坊。春娇满眼情脉脉,唤起红桃亲按拍。不将三弄作《伊》《凉》,潜把闲情诉秦虢。声凄调低承索索,䂮然有声如裂帛。月落长安天四更,六宫一夜梨云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宪,字思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大将。他生于北宋末年,具体生年不详,卒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 张宪原为河北西路兵马都监,后归顺岳飞,成为其得力助手。在岳飞的指挥下,张宪参与了多次对金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位女子娴熟地跨坐在马蹬上,仿佛是在练习骑马;另一位女子笔直地站立着,仿佛是一位英勇的战士。第三位女子悠然自得地坐在胡床上吹奏着横笛。她们的容颜和衣饰都很相像。松散的发髻显示出慵懒的妆容,而丫鬟手中则拿着红色的锦囊。人们都说她们是天宝年间的宫女,但我觉得她们更像是梨园旧日的歌姬。 回想起昔日繁盛的年代,宫中的消息难以隐藏。昨天夜晚的一曲宁哥笛,明天新的声音就会传遍整个教坊。满眼都是春天的柔美,满怀深情地随着节拍起舞。不把三弄当作是《伊》、《凉》的曲子,暗地里却把心情诉说给秦虢(两位女子)。曲调悲凉而低沉,衣袂飘飘如同撕裂丝绸的声音。月亮落下时,长安的天已到了四更,六宫一夜里都沉浸在一片洁白的梨花之色。
去完善
释义
1. 周昉:唐代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 2. 横笛:一种竹制的竖吹乐器,类似于现代的笛子。 3. 镫:指马镫,这里可以理解为骑马的姿势。 4. 鹄立:形容站立端正,如鹄一样。鹄,即天鹅。 5. 红锦囊:红色丝质囊袋,用来装东西或物品。 6. 天宝宫中女:指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宫女。 7. 梨园:唐朝宫廷音乐机构所在地。 8. 生内荒:生活窘迫。 9. 宁哥:古代对女子的称呼。 10. 三弄:指《梅花三弄》,古曲名。 11. 伊、凉:古代曲名。 12. 秦虢:古代秦国和虢国的并称,这里代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13. 承索索:表示恭敬顺从。 14. 䂮然:形容声音清脆。 15. 裂帛:比喻声音高亢激昂。 16. 六宫:古代皇帝的妃子居住的地方。 17. 梨云:指梨花盛开时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周昉横笛图》张宪 本诗描绘了三个女子形象:一个像骑士般跨镫而立,一个像勇士般鹄立,还有一个坐在胡床上吹横笛。她们的发型、衣着相似,丫鬟手捧红色锦囊侍奉。诗人认为她们是天宝年间的宫中女子,或是曾经为宫廷音乐而献身的艺人。 诗人在追忆当时皇宫的盛况时,提及昨夜听到的宁哥笛曲,预言明日的教坊又将传来新的旋律。春天里,满眼娇羞的女子们含情脉脉地互动,唤起红桃花瓣竞相绽放。没有将曲调演奏得过于悲凉,而是用那悄悄的情怀诉说给秦虢之地的人们。 随着乐曲的调子越来越低沉,情感愈发激烈,似乎有撕裂丝绢般的响声。月光落下,长安的夜晚已是四更时分,六宫内外弥漫着一片白色的寂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周昉横笛图》是一首描绘古代艺术家周昉弹奏横笛场景的古诗,该诗的作者是张宪。这首诗创作于宋朝时期。 在那个时候,周昉作为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和画家,他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而张宪则是周昉的好友,他本人也是一位颇有才华的文人墨客。因此,当看到周昉演奏横笛时,张宪以诗人特有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创作出了这首赞美友人和表达他们之间深厚友谊的诗篇。 在那时,宋朝的社会风气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尤其推崇绘画、音乐等技艺。周昉和张宪所处的时代正是这样一个崇尚艺术的时期,他们的才情也得到了充分发挥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二人成为了彼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探讨艺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周昉横笛图》就是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两位才子相遇相知的过程中诞生的。这首诗不仅表现了周昉精湛的技艺和脱俗的气质,还传达出张宪对好友的真挚情感和尊重,更体现出那个时代的审美观和对艺术家的崇敬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