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有怀
忆昔童婆店,高屯坐夕曛。树声呼出月,石角碍回云。野雉穿花见,清猿隔涧闻。马头三四子,曾缚故将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回想过去的童年时光,我们坐在高高的山岗上,欣赏着夕阳的美景。树木摇曳的声音伴随着月亮升起,岩石的棱角阻挡了回绕的云朵。野鸡在花丛中穿梭,清亮的猿猴叫声在山涧的另一侧回响。那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曾经捉住了那位曾经的将军。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忆昔:回忆往昔的时光
2. 童婆店:古代供旅客歇宿的小店
3. 高屯:指地理位置较高的驻扎地
4. 夕曛:夕阳的余晖
5. 树声:树木被风吹动的声音
6. 出月:月亮从树梢升起的景象
7. 石角:石头边缘的角落
8. 碍回云:阻挡回来的云彩
9. 野雉:野生的野鸡
10. 穿花见:穿过花朵出现的景象
11. 清猿:清澈山涧里的猿猴
12. 马头:马的头部,这里指代骑马的人
13. 三四子:三四个朋友
14. 曾缚故将军:曾经绑住过一位过去的将军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野外景色和战争历史的古诗,诗人在灯下回顾往事,从当年的童子军时代到现在,感慨万分。起句“忆昔童婆店”回忆起小时候在乡村的时光,无忧无虑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接下来描述了傍晚时分,太阳即将落山,景色宁静而安详。“树声呼出月,石角碍回云”两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树木在风中摇曳,月亮慢慢升起,石头突兀地出现在云朵之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捕捉到“野雉穿花见,清猿隔涧闻”这两个生动有趣的画面,凸显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两句以马头的角度审视历史,那些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现在已经成为了过往。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生活的风貌,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引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灯下有怀》是南宋著名诗人张宪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末期的淳祐年间(公元1241年-1252年)。
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外有金、蒙古等国的侵略威胁,内有政治腐败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张宪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他在灯下怀念昔日的繁华景象,感叹如今的衰落局势。
同时,张宪在这个时期也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曾担任过朝廷官员,但因对现实不满而辞官回乡,过上了隐逸的生活。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