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马将军

标题包含
寄马将军
马服古名将,孤军镇海壖。射雕天雨血,拔槊地飞泉。筝手调银甲,花奴递玉鞭。虎营灯火夜,自注十三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宪,字思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大将。他生于北宋末年,具体生年不详,卒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 张宪原为河北西路兵马都监,后归顺岳飞,成为其得力助手。在岳飞的指挥下,张宪参与了多次对金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马服是古代的名将,独自率领军队镇守在海边。他箭术高超,射击猎物时犹如天空下雨般洒落鲜血;挥舞长矛时如同拔出地面飞溅的水泉。他的手下有擅长弹筝的士兵和漂亮的侍女。在这个灯火通明的夜晚,他们都在认真地阅读《孙子兵法》的第十三篇。
去完善
释义
1. 马服:这里指赵国将领赵奢。 2. 古名将:古代有才能的将领。 3. 孤军:单独的一支部队。 4. 镇海壖:指在海边驻扎,防御敌军。 5. 射雕:猎杀雕鸟,此处形容英勇善战。 6. 天雨血:天空降下血雨,形容战斗激烈。 7. 拔槊:拔出长矛,准备战斗。 8. 地飞泉:地上涌出水泉,形容战斗激烈。 9. 筝手:弹奏筝曲的人。 10. 调银甲:调整银色的甲胄,准备战斗。 11. 花奴:指侍奉美人的人。 12. 递玉鞭:递上玉制的马鞭。 13. 虎营:军营,以老虎作为象征。 14. 灯火夜:夜晚灯火通明。 15. 自注十三篇:自己注解兵法十三篇。
去完善
赏析
《寄马将军》是宋代诗人张宪为赞美古代将领马服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歌以马服的英勇善战和对战场环境的描述开篇,展现出他在海壖地带孤军镇守、英勇作战的形象。“射雕天雨血,拔槊地飞泉”一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争场面的惨烈,以及马服将军在战场上英勇无敌的气概。接着诗人通过“筝手调银甲,花奴递玉鞭”的描述,展现了将军在战场上临危不乱的风度,同时也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紧张气氛。最后两句“虎营灯火夜,自注十三篇”则是借助于夜晚的虎营灯火,生动地刻画了马服将军英勇无畏的形象,他虽然身处险境,依然坚守阵地,令人生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马将军》是明代著名将领、文学家张宪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初年,正值明朝建立初期,战乱刚刚平息,国家百废待兴。 张宪本人在当时是一位英勇善战的武将,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在明朝建立后,他却被调任文职,远离了战场,这使得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失落。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下了这首《寄马将军》,以表达对昔日驰骋沙场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不满。 在这首诗中,张宪通过对马将军的思念,表达了对昔日战场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英雄的敬仰。同时,他也隐晦地透露了自己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他对人生命运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展现了张宪作为一位杰出文人的才情和胸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