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古有所思行

标题包含
古有所思行
我思古之人兮不可从,乃在黄土之底,青编之中。青编几帙载名姓,黄土万冢埋英雄。重泉黯黯隔白日,宰树飒飒生悲风,虽我有语谁为通。皇天不肯惜人物,百年转眼如飘蓬。秦皇汉武气焰盖一世,彭殇丘跖俱成空。黄帝升鼎湖,桥山葬遗弓。虞舜死九疑,銮舆不还宫。明王圣主只如此,纷纷余子真蝼蚁。二女泣兮湘竹斑,群臣归兮弓剑闲。吊古昔兮望远,见江上之青山。白玉椁,黄金棺,千年滞魄生辛酸。功名震主亦闲事,不若樽前且破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宪,字思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大将。他生于北宋末年,具体生年不详,卒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 张宪原为河北西路兵马都监,后归顺岳飞,成为其得力助手。在岳飞的指挥下,张宪参与了多次对金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想念古代的人们,无法再追寻他们的踪迹,他们已在泥土之下,史书之中。一卷卷史书记载着他们的名字,而无数的坟墓埋葬着英雄豪杰。幽暗的泉水与阳光隔绝,树木飒飒作响,令人心生悲凉,纵然我有千言万语,又该向谁诉说呢?苍天不愿怜惜人间英才,生命转瞬即逝如同飞蓬。秦始皇和汉武帝威震一世,但生死皆为空无。黄帝升天成仙,仅留下一把弓箭在桥山;舜帝死在九嶷山,銮驾未能返回家园。即使是贤明的君王和圣主也不过如此,芸芸众生皆如蝼蛄、蚂蚁般渺小。两位妃子泪痕斑驳地哭泣于湘竹之上,众臣垂暮而归,兵器闲置一旁。凭吊古人的同时,放眼远望,只见江上的青山依旧。白玉做成的棺椁,黄金制成的棺材,千年的灵魂在此停滞,令人心生辛酸。功成名就也曾让君主震怒,不如现在就把酒言欢,忘却烦恼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黄土之底,青编之中:这里指古代人物的记载主要在古籍和历史中。 2. 青编几帙载名姓,黄土万冢埋英雄:意为古代的人物不论贵贱皆成为历史的陈迹,留给后人凭吊。 3. 重泉黯黯隔白日,宰树飒飒生悲风:描述古人长眠之地凄凉的景象。 4. 皇天不肯惜人物,百年转眼如飘蓬:比喻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5. 彭殇丘跖俱成空:彭指的是彭祖,寿至八百;殇指早逝的人;丘指的是盗贼首领头目;跖则指叛逆者。这句话表达的是无论寿命长短还是身份尊卑,最后都免不了成为一抔黄土。 6. 黄帝升鼎湖,桥山葬遗弓:传说黄帝曾乘龙飞升,最后埋葬在桥山,此处借指皇帝的陵墓。 7. 虞舜死九疑,銮舆不还宫:传说舜南巡死于九嶷山,后来他的遗体没有返回宫殿。 8. 二女泣兮湘竹斑,群臣归兮弓剑闲:典故来源于舜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得知舜的死讯后在湘江的竹子留下泪痕,使竹子带上了斑点,即“湘妃竹”。这里的“群臣归兮弓剑闲”是形容群臣奉还武器,君主已死的场景。 9. 白玉椁,黄金棺,千年滞魄生辛酸:表示古人渴望不朽,但即使金玉相伴,千年的魂魄仍免不了辛酸。 10. 功名震主亦闲事,不若樽前且破颜:警示世人不必过分追求功名,活在当下,及时行乐更为重要。
去完善
赏析
《古有所思行》张宪:该诗以古人、英雄、名人为切入点,回顾了历史的厚重与命运的轮回,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深深感慨。“青编几帙载名姓,黄土万冢埋英雄”描绘了千百年后,英雄豪杰都已长眠于黄土之下,只剩下书籍记载他们的名字。诗人认为,即使有千古伟业,也逃不过命运的轮回,无论是曾经的秦始皇和汉武帝,还是普通人,最终都逃不过死亡的命运。诗人看到这一切,深感生命的无常和珍贵。他提倡应该珍惜当下,享受生活,而不是过分追求名利。这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让人敬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有所思行》是明代诗人张宪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初年,正值元末明初的更迭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张宪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出这一时代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 在诗中,张宪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情感,描绘了战乱的惨烈场面和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展现了诗人在时代变革中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