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左藏三首 其二
忆昔议和日,权门机穽深。
平居自好者,亦或丧其心。
伟哉人中杰,独立山万寻。
佐时岂不欲,枉己非所钦。
蔚然岁寒姿,肯受霜雪侵。
愿言继前作,冠冕英俊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回忆过去那些和平的岁月,权力之门隐藏着深深的陷阱。
即使是平日里品行端正的人,也可能在其中迷失自己的心灵。
伟大的英雄们啊,他们像山峰一样独立不倚,胸怀壮志。
他们为了时代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就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品德。
他们的品质就像四季常青的松柏,任凭风霜雨雪的侵袭,依然挺拔不屈。
我希望能够继承他们的事业,成为英才俊杰中的佼佼者。
去完善
释义
1. 忆昔议和日:忆想过去商议和平的日子。
2. 权门:有权势的豪门大户。
3. 机穽深:机关陷阱深重。
4. 平居自好者:平时言行端正的人。
5. 人中杰:人中的杰出人物。
6. 独立山万寻:独力支撑高山无数。
7. 佐时:帮助时局。
8. 枉己:曲意逢迎。
9. 蔚然:盛大貌。
10. 愿言:愿望,理想。
11. 前作:过去的先贤。
12. 冠冕:衣冠;高官。
13. 英俊林:英雄豪杰之辈。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袁燮为送别李左藏而作。诗人以议和时期权门的勾心斗角为背景,赞美了李左藏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首联“忆昔议和日,权门机阱深”描绘了议和时期的复杂局势,权门之间钩心斗角,陷阱重重。颔联“平居自好者,亦或丧其心”揭示了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即使品行优良的人也可能丧失本心,沦为权谋的牺牲品。
颈联“伟哉人中杰,独立山万寻”笔锋一转,赞美李左藏是人间俊杰,他能超脱于世俗纷扰,独立于世。尾联“佐时岂不欲,枉己非所钦”强调李左藏辅佐国家并非为了一己私利,他坚守原则,不受诱惑,赢得了诗人的敬仰。
诗人用“蔚然岁寒姿,肯受霜雪侵”来形容李左藏高尚的品质,如同经霜傲雪的松柏,坚定不屈。最后两句“愿言继前作,冠冕英俊林”表达了诗人希望李左藏能继续为国家建功立业,成为英才中的翘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李左藏三首》是南宋诗人袁燮在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写给李左藏的诗篇。这个时期正是南宋中晚期,金兵入侵、国力衰退的危难之际。袁燮作为一代学者,忧国忧民,致力于士人教育的他,与著名学者朱熹、吕祖谦等人一起推动了理学的繁荣发展。
在这个特殊时期,袁燮面临着国家危局和民间疾苦的双重压力。他曾上疏献策,指出宋朝应积极应对边境问题,恢复经济,加强国防建设,遗憾的是这些建议并未被采纳。与此同时,他也关心民生疾苦,提出了一系列缓解社会矛盾的政策措施。
在绍熙五年的春天,袁燮收到李左藏(李姓官员,官职为左藏库使)即将离任的消息,感慨万分。他创作了这组诗,以表达送别之情和对国家的忧虑。在这首诗中,他以“布衣”自比,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总之,这首诗歌是袁燮在那个特殊历史背景下所表现出的忧国忧民情怀的生动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