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林寺丞许惠桂花

标题包含
林寺丞许惠桂花
羡君仙隠占龙山,爱君风度超人寰。 手移仙葩第一品,布列竹篱松径间。 秋来月色转清好,秋半花蕊方斓斑。 对花如在月宫里,谁道人境非天关。 彻骨浓薰真酷烈,可人佳态原幽闲。 虽复施朱未嫌赤,定知邻女难同班。 闻说名园富奇丽,芬芳次第如循环。 丹心自与君子合,琼枝更许诸郎攀。 我亦生来有花癖,每逢绝艳一解颜。 知君百金重然诺,和根遣送应不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袁燮(1144年-1224年),字和叔,号絜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与杨简、陆九渊、舒璘并称“甬上四先生”。 袁燮自幼聪颖好学,年轻时师从陆九渊,深受其影响。乾道五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羡慕你在龙山的隐居生活,你的风采无人能及。 亲手移植了第一品的仙花,在竹篱松径中布置得恰到好处。 秋天的月色分外清明美好,中秋时节花朵盛开,斑斓似锦。 对着这些花儿仿佛身处月宫,谁说人间不是天堂呢。 花香浓郁浓烈,花儿的风姿雅致脱俗。 虽然涂抹了红色的颜料却并不显得刺眼,定是那些普通的邻居们无法比拟的。 听说有名的花园里有着丰富多样的奇特美丽的花卉,香气四溢,依次绽放,如同生命的循环。 它们的内心天生就与君子相合,就如同美丽的女子期待着如意郎君的追求。 我也是天生喜欢花的,每当遇到最美的花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知道你对诺言的重视程度如同黄金般宝贵,所以根部发芽也会送出,绝不会吝啬。
去完善
释义
1. "龙山":此处指作者朋友所在的住处,借以赞美其隐逸之处的景色之美。 2. "人寰":人间的意思,与下文的“月宫”相对,是诗人用以表达向往超凡之境的手法。 3. "竹篱松径": 此处描述的是一种乡村田园的生活环境,也是隐逸生活的象征。 4. "斓斑":指桂花的色彩丰富,绚烂多彩。 5. "人境非天关":指出凡尘之地如同仙境一般美好。 6. "施朱未嫌赤":形容桂花的红色花瓣并不显得过于艳丽。 7. "邻女难同班":意味着该桂花品种十分珍贵罕见,即便是旁边的其他花卉也难以与之相比。 8. "名园":指著名的花园,这里是用来赞美对方种植技术的高超。 9. "琼枝":比喻珍贵的事物,这里指桂花。 10. "诸郎":指的是那些向往桂花的人们。 11. "花癖":即喜欢花朵,此处表现出作者热爱自然的态度。 12. "解颜":展露笑容,这里表示作者见到美丽的花朵会感到愉快。 13. "百金重然诺":意思是愿意花费很多金钱来实现自己的承诺。 14. "和根遣送":连根移植,把整株植物一同搬走,这里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想要亲自拥有桂花的渴望。
去完善
赏析
《林寺丞许惠桂花》是一首描绘桂花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桂花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深沉的友谊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桂花美丽、芬芳的特点,以及它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同时,诗人还借桂花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自己的喜悦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林寺丞许惠桂花》是宋代诗人袁燮创作的一首描绘桂花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1187年前后,这是宋朝时期的一段宁静时期。袁燮生活在当时的江南地区,这里人文荟萃,才子佳人辈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担任过多个职务,包括尚书省郎官、国子监司业等,以其文学造诣和德行而闻名。 在创作这首诗时,袁燮或许正身处官场,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他期望从自然中获得一份宁静。于是他借由桂花这一主题,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回忆。同时,他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歌向他的朋友林寺丞表达了他们的友情和对彼此的关爱。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袁燮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