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纸衣竹几一蒲团,闭户然萁自屈盘。
诵彻离骚二千五,不知月落夜深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竹帘内,简陋的蒲团上,我正端坐诵读《离骚》。室内静谧,仿佛可以听到豆子在锅里翻腾的声音。专注于此,连月亮都悄然落下,夜已深沉,我依然沉浸在古文中,浑然不觉寒冷的侵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纸衣:纸张制成的衣服,此处指古代读书人日常生活中的着装。
2. 竹几:竹子制成的茶几或凳子,供人们休息、看书时使用。
3. 一蒲团:一个用蒲草编织的坐垫,用于打坐、冥想等。
4. 闭户:关闭门窗,意指独自在家。
5. 然萁:燃烧豆萁,表示时间的流逝。
6. 自屈盘:形容诗人自己在角落里默默努力。
7. 诵彻:将文章背诵得十分熟练。
8. 离骚二千五:指屈原的名篇《离骚》,共有2497个字。
9. 月落夜深寒:形容夜晚寒冷的意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潜心钻研诗词的情景。开篇两句“纸衣竹几一蒲团,闭户然萁自屈盘”,通过简洁的画面勾勒出一个幽静的读书环境:身着简陋的衣物,坐在竹制的茶几和蒲团上,闭门诵读经典,仿佛忘记了外界的一切纷扰。
接下来的“诵彻离骚二千五”一句,意味着这位诗人在潜心研读屈原的《离骚》,对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他已然烂熟于心。而最后一句“不知月落夜深寒”则表达出诗人沉浸在学习中的忘我境界,以至于月亮已落、夜已深凉都未察觉。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专注于学习的描绘,表现了其严谨治学的精神风貌,以及对诗词的热爱与执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人徐文卿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745年左右,当时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
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徐文卿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正是徐文卿人生的低谷期,他的仕途受挫,家庭生活也不幸,这使得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他更加坚定地坚守自己的信念,用文字抒发自己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