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
百谷所成就,乃在摇落时。
天欲金玉汝,乃有寒与饥。
寒饥天所赐,勿遽令心悲。
草玄寂寞滨,可与古人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百谷的成就,来自于秋时的收获。
苍天想要磨练你,所以让你承受寒冷和饥饿。
这些都是苍天的馈赠,不必因此感到悲伤。
幽寂的河边,你可以找到古人们的踪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百谷:泛指农作物,包括各种谷物、豆类、薯类等。
2. 成就:指丰收。
3. 摇落时:秋天,稻谷成熟的季节。
4. 金玉汝:把你像金银一样珍视,比喻重视你、爱护你。这里指的是大自然对你的恩赐。
5. 寒与饥:寒冷和饥饿,这里指生活中的困苦。
6. 勿遽:不要急忙、慌张。
7. 草玄:指汉代扬雄在蜀郡大邑县幽静处创作《太玄经》的故事。这里借以表达自己在偏远之地勤奋写作的心情。
8. 寂寞滨:指孤寂的江边,形容环境的清静。
9. 古人归:回到古代贤人的行列,表示愿意效仿古人的品质和精神。
去完善
赏析
《感兴》是一首描绘人生哲理的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命运的思考,传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的“百谷所成就,乃在摇落时”表明了人生的成功往往在经历困苦之后才更加珍贵,如同稻谷成熟于收获的季节。
接下来的“天欲金玉汝,乃有寒与饥”则表达了命运之神对待人们的态度,它既可能带来荣华富贵,也可能让人陷入困境。面对这种无常的命运,诗人鼓励我们要以坚韧的心态来应对:“寒饥天所赐,勿遽令心悲。”
最后两句“草玄寂寞滨,可与古人归”则暗含了诗人对于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在探索人生奥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古人的毅力和决心,即使在孤独中也要坚持前行。整首诗给人一种深刻的人生启示,让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悟生活的真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感兴》是明代诗人徐文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明朝初期,此时正值国家初定,社会经济逐渐恢复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徐文卿的人生际遇并不顺利。他出身贫寒,尽管学识渊博,但仕途坎坷,长期未能得到重用。这使得他对社会的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人生的无常有了更深的感慨。
同时,明朝初期的时代背景也是复杂的。在朱元璋的统治下,国家虽然逐渐稳定,但政治斗争依然激烈。此外,明朝初期的文化政策也相对严格,对文人墨客有一定的压制。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徐文卿的创作心态和诗歌主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徐文卿创作了这首《感兴》,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