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瑞云峰
山行百折路重重,到顶回头眼界空。
但觉衲衣冰样冷,不知身在瑞云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山间行走要经过许多曲折的道路,登上山顶回头看去,视野变得空旷。只觉得僧袍像冰一样寒冷,没想到自己正站在瑞云峰上。
去完善
释义
1. 释子:指僧人。
2. 瑞云峰:位于湖南衡山南岳庙前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瑞云峰的所见所感。首句“山行百折路重重”表现了山路崎岖、攀登艰难的情景,暗示诗人毅力和决心。第二句“到顶回头眼界空”表达了登顶后的豁然开朗之感,表现出诗人俯瞰众生的气概。
接着,“但觉衲衣冰样冷”描述了诗人在山顶感受到的寒冷,这里的“衲衣”指的是僧人的袈裟,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一句“不知身在瑞云峰”则强调了诗人身处美景之中仍保持冷静的心态,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题瑞云峰》是北宋著名僧人释子益所作。释子益(965-1039),俗姓彭,号瑞云峰,法名道益,湖南潭州人,是禅宗五山十刹之首的瑞云寺主持,他在诗坛有很高的声誉。
创作时间:公元1000年左右。
在这时期,释子益的人生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折。他早年曾追随名师学习佛法,后来受到皇帝召见,成为宫中侍僧。由于皇室对他的尊敬和优待,使他得以专心于佛法研究和艺术创作。然而,在他人生的高峰期,释子益又遭遇了皇室的突然变故,使得他的地位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段人生的波折让他的诗歌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这一时期的北宋社会正处于繁荣与动荡并存的历史阶段。一方面,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另一方面,由于战争和社会矛盾,民生疾苦和社会不安定因素日益严重。释子益作为一位出家人,对这些社会现象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切的同情心。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题瑞云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释子益在北宋时期的一段充满戏剧性的人生经历以及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哲学内涵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