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
疏木堕栖鸟,寒潭悲卧蛟。
与松为老伴,唤月结清交。
簷滴冰为浄,梅添玉作梢。
丰年何以报,作颂纪南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稀疏的树枝上落满了归巢的鸟儿,寒冷的潭水中潜伏着悲痛的巨龙。
松树成为了我长久的伴侣,月亮则成了我永恒的朋友。
屋檐上的水滴仿佛是纯净的冰晶,梅花在枝头点缀如琼枝玉叶。
丰收之年应该如何感谢天地呢?只有通过撰写赞美诗来纪念这个时刻了。
去完善
释义
《咏雪》:宋末元初诗人冯时行的诗作。
1. 疏木堕栖鸟:疏木,稀疏的树木;堕,掉落;栖鸟,栖息的鸟类。
2. 寒潭悲卧蛟:寒潭,寒冷的潭水;悲,悲哀;卧蛟,水中的蛟龙。
3. 与松为老伴:松,松树;老伴,常伴左右的伙伴。
4. 唤月结清交:唤月,呼唤月亮;结清交,结交清白高雅的朋友。
5. 簷滴冰为浄:簷滴,屋檐下的水滴;冰为浄,因冰雪而变得洁净。
6. 梅添玉作梢:梅,梅花;添,增添;玉作梢,如玉般的花朵。
7. 丰年何以报:丰年,丰收的年份;何以报,如何报答。
8. 作颂纪南郊:作颂,创作诗歌颂扬;纪,记录;南郊,南方的郊区。
去完善
赏析
《咏雪》是冯时行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首诗中,诗人以雪为主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景象。首联“疏木堕栖鸟,寒潭悲卧蛟”,通过疏落的树木和寒冷的潭水,展现了冬日的寒冷气息,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寂静和空旷。
颔联“与松为老伴,唤月结清交”,则将雪与松树和月亮联系起来,展现了雪的高洁和宁静。同时,这也表明了诗人的心境,他向往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
颈联“簷滴冰为浄,梅添玉作梢”,进一步描绘了雪中的景物,屋檐上的水滴被冻成了冰,梅花也因为雪的覆盖而显得更加洁白如玉。
尾联“丰年何以报,作颂纪南郊”,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年的期盼,希望通过赞美雪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总的来说,《咏雪》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色和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的诗,它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远的寓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雪》是南宋著名文人冯时行的一首描绘雪景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78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在那个时候,南宋刚刚建立,政权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然而,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
冯时行在这个时候写下了《咏雪》一诗。他的笔下,雪花漫天飞舞,洁白无瑕,仿佛在诉说着世界的美好。然而,他也感受到了现实的冰冷,就像雪花飘落在人间,终究会融化消失一样。这种情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现实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