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村

标题包含
江村
黯澹江村春日斜,汀洲芳草野田花。 孤舟横笛向何处,竹外炊烟一两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蔡襄(998年-1067年),字君谟,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和茶学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 蔡襄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江边的小村子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有些昏暗,河岸上长满了芳草和野花。一艘小船悠悠地行驶在水面上,伴随着笛声悠扬。透过竹林望去,可以看到远处一户或者两户人家升起了炊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黯澹:指昏暗;暗淡。 2. 汀洲:水中小洲。 3. 孤舟横笛:指孤独的船只在江面上吹奏着笛子。 4. 向何处:指向哪里去。
去完善
赏析
《江村》是宋代诗人蔡襄的一首描绘江村景色的诗。诗中通过暗淡的江景、汀洲的芳草野花、孤独的舟楫和远处竹林外的炊烟等景物,展现了宁静、和谐而又略带孤独感的江村风光。首句“黯澹江村春日斜”以黯淡的江水为背景,暗示了诗人当时的心境可能并不愉快。接着,通过“汀洲芳草野田花”展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然而,这种美景并没有给诗人带来愉快的心情,反而让他感到孤独,于是他注意到“孤舟横笛向何处”的情景。最后,诗人将视线投向远处的“竹外炊烟一两家”,进一步突显了江村的静谧和孤独感。整首诗在景物的描绘上颇有匠心,既展现了江村的美景,又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村》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蔡襄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所作。这段时间正是他人生中的一段低谷时期,他从进士及第后历任馆阁校勘、知制诰等要职,但因直言不讳的性格,多次遭人排挤,宦海沉浮。 此时,北宋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文人墨客们多感慨世事,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蔡襄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虽有满腹经纶,却无法施展抱负,只能借诗言志,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江村》这首诗描绘了农村萧条的景象:“数家渔舟两两横,断桥疏柳共青青。试看一片江南画,何待黄莺语树亭。”蔡襄通过对江村的描写,表现出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对田园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寓含着他对国家治理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