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玉笥萧高士
滴露誊真诰,萧然莫与群。
新诗高似月,世念薄于云。
俗走堪怜我,闲眠极羡君。
唯余绿绮韵,惆怅未曾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滴落的露水仿佛在诉说真实的告诫,四周显得格外清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新的诗句犹如月亮般高尚,世间的杂念却如同轻云般淡薄。周围的人热衷于名利让我感到同情,而你却能安然入睡让我十分羡慕。只有那绿绮琴声的韵味,让我因无法体验而感到惆怅不已。
去完善
释义
滴露:指露水低落。
誊:抄写。
真诰:道教经典。这里可能指萧高士所诵读的道教经典。
萧然:寂寞冷落的样子。
莫与群:不与众人同流合污,独善其身。
新诗:指新的诗篇或诗句。
高似月:形容诗意高远如明月。
世念:世俗的观念和欲望。
薄于云:淡薄如浮云。
俗走:世俗之人纷纷奔走。
堪怜:可以理解。这里表示自己能够理解萧高士的隐逸生活。
闲眠:悠闲地睡眠。
极羡君:非常羡慕你。
唯余:只剩下。
绿绮韵:指美妙的音乐。绿绮是古代名琴的名称。
惆怅:感到悲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寄玉笥萧高士”为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山林的高士的敬慕和向往之情。首联描述了高士的生活情境:他们在山林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用心领悟道教的真谛,如同露珠般纯净无瑕。颔联则赞美了高士的新诗才情和高尚情操:他们的诗篇如明月般璀璨夺目,而世俗杂念却如同浮云一般淡薄。颈联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诉说了自己因世俗纷扰而步履蹒跚的无奈,同时也表达出对高士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生活的无比钦羡。尾联则以“唯余绿绮韵”一句委婉地指出,尽管诗人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但仍难以忘怀那如同绿色琴弦般的诗意人生,不禁令人感慨万千。整首诗以咏物抒怀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高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深深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寄玉笥萧高士》,是由南宋诗人罗与之创作的。诗中的“玉笥萧高士”是诗人的朋友,具体身份不详,但可知是一位隐居于世的贤者。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这位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外患不断,内部矛盾也较为尖锐。罗与之在此背景下度过了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衰败与灭亡。他虽没有留下过多的历史记载,但从他的诗篇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感慨。
在南宋时期,文人墨客们受到佛、道等宗教的影响,对于隐逸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认为,通过归隐山林,可以避开尘世的纷扰,达到心灵的宁静。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非常流行,许多文人都选择了隐居的生活。罗与之也是如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