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辑
不见吾张辑,新诗何处吟。
身留江介远,秋入夜凉深。
灯影还家梦,蛩声倦客心。
归来及嘉节,细把菊花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未见我的朋友张辑,我不知该在何处吟唱新的诗篇。
我的身影远离了故乡,秋天的夜里凉爽更深。
灯光下映照着回家的梦想,蟋蟀的叫声让旅人感到疲倦。
当节日来临时,我将回到家乡,细细品味菊花酒。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寄张辑:即寄给朋友张辑的诗篇。
2. 新诗:指新颖的诗篇。
3. 江介:江边。
4. 秋入夜凉深:表示秋天的夜晚气温变低。
5. 灯影还家梦:灯火下的影子让人想起回家的梦境。
6. 蛩声:蟋蟀的鸣叫声。
7. 倦客:在外奔波劳累的人。
8. 嘉节:佳节,美好节日。
9. 细把菊花斟:慢慢品味菊花酒。
去完善
赏析
《寄张辑》是宋代诗人严粲写给好友张辑的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篇。此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首句“不见吾张辑”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张辑的深切想念。紧接着“新诗何处吟”,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渴望能听到友人新创作的诗歌。这种情感在“身留江介远,秋入夜凉深”中得到进一步体现,通过对环境和季节的描绘,渲染了一种寂寞、冷清的氛围,使得思念之情愈发浓烈。
在“灯影还家梦,蛩声倦客心”中,诗人运用了对偶手法,将灯光下回家的梦境与秋虫声中疲惫的旅客之心相互映衬,形象地刻画了在外游子的孤独与惆怅。结尾两句“归来及嘉节,细把菊花斟”则透露出一种期待,希望在佳节之际能与友人重逢,一起品味菊花的香气,共度美好时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张辑》是南宋诗人严粲的一首词。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末期的公元1250年左右。此时,南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腐败,民族矛盾激化,战乱频繁。诗人严粲曾一度远离官场,隐居于浙江临安,专心研究学问,追求心灵的安宁。
在诗人的生活中,他与友人张辑相交甚厚,彼此间常有诗词唱和。然而,由于战乱和时代动荡,两人相隔千里,无法相见。在这种背景下,严粲写下了这首《寄张辑》,表达了思念友人和忧虑时局的复杂情感。
在这首词中,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意象,如“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等,以寄托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诗人还借助“凤凰台上忆吹箫”这一典故,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寄张辑》既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也是一首具有深刻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的诗歌。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宋末期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