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赞佛眼叔祖雪堂和尚侍立

标题包含
赞佛眼叔祖雪堂和尚侍立
正法眼藏,瞎馿边灭。 父行子随,了无途辙。 老禅已是错针锥,添得应庵乱饶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昙华,又称法显法师,是中国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他生于公元334年,卒于公元420年,活了86岁。 释昙华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对佛学有深厚的兴趣。他在19岁时出家为僧,开始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赞佛眼叔祖雪堂和尚侍立":这是一首颂扬佛眼寺的雪堂和尚的诗。 1. "正法眼藏":佛教用语,指佛祖传授的教义和真谛。 2. "瞎馿边灭":比喻佛法被曲解或者不正确的理解。 3. "父行子随,了无途辙":形容师徒之间紧密的联系,并且都在探索佛法的真谛。 4. "老禅已是错针锥":描述雪堂和尚虽然年长,但还能保持清晰的思考能力。 5. "添得应庵乱饶舌": 应庵,人名,这里表达了即使有他的困扰,雪堂和尚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赞佛眼叔祖雪堂和尚侍立》中,释昙华以奇特的比喻和诙谐的口吻表达了他的独特见解。他首先通过"正法眼藏,瞎馿边灭"来形容雪堂和尚所处的教法传承地位,意味着在雪堂大师的指引下,人们可以看清真正的佛法道路。接下来的"父行子随,了无途辙"则是对这一教法的进一步阐述,强调了师生间的紧密关系和对佛法的追求。 紧接着,诗人用"老禅已是错针锥"来描绘雪堂大师的形象,暗示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有着精湛的禅修功夫。而最后一句"添得应庵乱饶舌"则是对应庵(与雪堂齐名的另一位高僧)的戏谑,表明他们虽然有所区别,但都在为弘扬佛法而努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赞佛眼叔祖雪堂和尚侍立》的作者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僧释昙华。此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即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释昙华游历四方,交友广泛,并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流频繁。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还在佛学研究上颇有建树。 在释昙华生活的年代,佛教在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信仰体系。北宋时期,由于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释昙华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赞美佛教的诗歌作品,如这首《赞佛眼叔祖雪堂和尚侍立》,旨在表达对佛教高僧的敬仰之情。 在这首诗中,释昙华通过对佛眼叔祖雪堂和尚的形象描绘,展现了他的智慧和修行境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自己敬仰的高僧的崇敬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北宋时期佛教文化的繁荣景象,以及诗人在这一时期所经历的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