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台阶前初次相遇时,她正在玩斗草游戏;在楼上的绣房中再次相逢时,她正忙着用针线。她的衣裙带着露水的香气,玉钗轻摇生风。漂亮的妆容使眉毛显得更黑,娇羞的脸庞因为害羞而泛起粉红。
然而,时光如同流水,随着春天的离去渐渐远去;她就像天空中的行云,最终会飘向何方呢?当我从醉意中清醒过来,只剩下空空如也的屏风。我只能在梦中追寻她的足迹,那里只有纷纷落下的雨滴和花瓣。

去完善
释义
1. 斗草:古代的一种游戏,将花草交叉拉扯,断者为负。
2. 穿针楼:指女子绣房。
3. 靓妆:艳丽的妆容。
4. 相寻:互相寻找。

去完善
赏析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是宋代词人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词人与一位女子在斗草阶前的初次相遇,以及后来在穿针楼上的重逢场景。词中的“罗裙香露玉钗风”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动人气质,而“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则表达了词人对女子离去后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更是描绘了词人在梦中寻找女子时的情景,充满诗意和浪漫气息。整首词通过对女子形象的描绘和对离别思念的感慨,展现了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和深远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970年至1050年之间,即宋真宗、仁宗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晏几道身处宦海浮沉之中,经历了诸多人生波折。他的父亲晏殊曾任宰相,使晏几道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富庶的家庭环境中,受惠于此,他得以徜徉在文学的世界,并在成年后继续留连歌楼酒肆。然而世事如梦,家族的衰落使得晏几道一度陷入困顿之境。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艺术有了更高的追求。
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承平日久,市民文化日趋繁荣,文学艺术的多样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晏几道作为一名词人,正是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下。他的词作多为抒情小品,以婉约词风见长,主要描绘了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成为了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