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
银汉波澜溢,经旬雨未休。
细听宜隔牖,远望忆高楼。
风急飘还断,云低落更稠。
走童惊掣电,饥鸟啄浮沤。
丝网张空际,蛛绳续瓦沟。
青蛙多入户,潢潦欲胜舟。
雷怒疑山破,池浑似土流。
灰人漫禳厌,水马恣沈浮。
广陌应翻浪,贫居恐作湫。
阳精藏不耀,阴气盛难收。
远色重林暮,繁声四壁秋。
望晴思见日,防冷欲披裘。
枕润眠还嬾,车羸出转忧。
散空烟漠漠,迸溜竹修修。
树暗蝉吟咽,巢倾燕语愁。
琴书凉簟净,灯烛夜窗幽。
天下那能向,龙边岂易求。
湿烟凝灶额,荒草覆墙头。
酒思凄方罢,诗情耿始抽。
下床先仗屐,汲井恐飘瓯。
危坐徒相忆,佳期未有由。
劳君寄新什,终日不能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银河如波汹涌,连旬雨水未歇。
细听声音遥远,思念高楼距离。
疾风吹过又断,云朵低垂更浓。
小孩惊吓闪电,饥饿鸟觅食水泡。
空中张挂丝网,屋檐延续蛛丝。
青蛙闯入家中,洪水欲淹小舟。
雷声怒吼疑山崩,池塘浑浊似土流。
烟雾弥漫祈求驱散,水中怪物肆意沉浮。
宽阔道路可能翻涌,贫穷房屋怕成泽国。
阳光藏匿不见,阴气旺盛难消。
远方景色是暮色丛林,四周墙壁响着秋声。
盼望晴天能见太阳,预防寒冷披上外衣。
枕头湿润懒得入眠,车辆破败出行担忧。
空中烟雾茫茫,瀑布流水潺潺。
树荫下蝉鸣低沉,鸟巢倾颓燕语忧愁。
琴声书声凉爽舒适,灯火烛光夜色幽静。
天下哪里可前往,龙门如何轻易求?
厨房烟雾凝结,荒草掩盖墙头。
酒意消退有些凄凉,诗意涌现开始抽出。
下床需扶着手杖,打井水害怕破损酒杯。
端坐默默思念,美好的时光还没到来。
感谢你寄来新的诗篇,整日无法回应。
去完善
释义
《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是一首描写夏季雨季景象的古诗。下面是诗句的注释:
1. 银汉:银河。
2. 经旬:经过十天以上的时间。
3. 牖:窗户。
4. 风急:狂风。
5. 飘还断:形容雨势时大时小。
6. 落更稠:形容雨水连绵不断。
7. 走童:小孩。
8. 鸟啄浮沤:指鸟类在水上觅食。
9. 丝网:蜘蛛网。
10. 土流:土地水流四溢。
11. 灰人:古人认为遇到大旱或大涝时可祈祷祈求神灵驱散灾害,这里“灰人”可能是指负责祈雨的人员。
12. 水马:传说中的水中怪兽,这里可能指洪涝灾害。
13. 广陌:宽阔的道路。
14. 贫居:贫困的人家。
15. 阳精:太阳的光芒。
16. 重林:茂密的树林。
17. 繁声:繁杂的声音。
18. 望晴:盼望晴天。
19. 防冷:预防寒冷。
20. 散空烟:形容空气中湿气重的样子。
21. 迸溜:瀑布。
22. 树暗:树木阴暗。
23. 琴书:古琴和书籍。
24. 灯烛:灯火。
25. 龙边:可能指龙王庙等求雨的地方。
26. 湿烟:湿润的空气。
27. 酒思:喝酒的欲望。
28. 诗情:创作诗歌的心情。
29. 仗屐:拄着木屐。
30. 汲井:从水井取水。
31. 飘瓯:水杯在水面上漂浮不定。
32. 危坐:端坐。
33. 佳期:好的时光。
34. 劳君:烦劳您。
35. 新什:新的诗篇。
去完善
赏析
《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是一首描绘夏季苦雨景象的诗歌,表达了诗人面对连绵不断的雨水所产生的忧虑、孤独和无奈的心情。全诗采用白描手法,通过对风雨、雷电、积水等自然现象的描绘,以及青蛙、潢潦等生物的刻画,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夏季苦雨图。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内心描写,如“枕润眠还嬾”、“散空烟漠漠”等诗句,传达出自己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在整首诗中,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使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45年左右,正值晚唐时期。在那个时候,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政治腐败严重,民生疾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姚合在当时是一个有才华的文人,他的诗才横溢,但与当时的统治者关系不佳,因此在官场上并不得意。他曾被贬谪到边远地区,体验了民间的疾苦。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反映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在《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这首诗中,姚合描述了当时夏中苦雨的场景,表达了对民众困苦生活的关切之情。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朝廷的批判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姚合作为一个文人的良知和责任,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