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吴山道中三首 其三

标题包含
吴山道中三首 其三
仙人不奈笑凭愚,来读万签东老书。 劝作南窗傍修竹,时来借榻卧虚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松(1097年-1143年),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南宋官员、文学家,理学家朱熹的父亲。 朱松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仙人也无法忍受嘲笑那些愚昧的人,他们来到东方阅读千卷书籍。劝告人们在南窗旁种植翠竹,以便不时前来借宿在虚空的宅第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仙人":在此诗中指作者自己,因为古人常以"仙人"比喻有智慧和德行的人。 2. "不奈":无法忍受的意思。 3. "笑凭愚":指作者自嘲自己的愚蠢无知。 4. "东老":此处可能是指东汉末年著名文人、学者郑玄,他通晓经学,被称为"东国儒宗"。这里也可能是指其他与诗书相关的人物或书名。 5. "万签":可能指古代藏书目录中的书签,也可理解为读书的丰富资源。 6. "劝作":建议,劝告。 7. "南窗":朝南的窗户,通常用于阳光充足的地方。 8. "修竹":高大挺拔的竹子。 9. "虚除":亦作"虚除",意思是空置不用的物品。在这里,作者可能是指闲置的房间或者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轻松诙谐的语气描绘了诗人在吴山道中的所见所闻。诗人通过描述神仙、读书和东老等人物活动,展现了江南地区文人雅士的生活风貌。其中,“仙人不奈笑凭愚”暗示了作者在修行求道的道路上自我调侃的心态,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热爱。而“来读万签东老书”则表现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至于“劝作南窗傍修竹,时来借榻卧虚除”,则以细腻的笔触勾画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向往田园生活的美好愿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吴山道中三首 其三》是南宋诗人朱松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在这段时间里,朱松的生活和创作都受到了时代的深刻影响。 朱松出生于北宋末年,成长于南宋初年,经历了北宋的灭亡和南宋的建立。他曾任国子正、太学博士等职,后因反对秦桧投降政策而被贬为广信军(今江西上饶市广丰区)通判。在广信军期间,朱松对民生疾苦有所体察,对国家命运深感忧虑。这些都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在《吴山道中三首 其三》这首诗中,朱松通过对吴山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朱松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