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与李绍祖刘文潜饮酒

标题包含
与李绍祖刘文潜饮酒
刘子我所敬,未尝言嗫嚅。 李子我所畏,气豪才有余。 自昔得二子,重之比璠玙。 喜今至是邦,乃与二子俱。 刘子忽告行,具舟下东吴。 念欲相挽留,佐我治文书。 天台望其来,交章满公车。 李子复继往,刺史亲题舆。 似云日延伫,正此州家须。 二子古益友,终岁可与居。 一朝舍我去,别泪湿襟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晁公溯(1054-1126),字子西,号嵩山居士,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苏轼、黄庭坚等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晁公溯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神宗熙...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刘是我所敬重的人,他从未有过含糊不清的表达。李则是让我敬畏的人,他的气势磅礴且才华横溢。自古以来,我与这两位友人相交甚好,犹如珍贵的玉器。如今我们来到这个城市,与两位好友同聚一堂。突然,刘要离开了,乘船前往东吴。我想要挽留他,协助我处理文书工作。在天台眺望远方,盼望着他能够回来,公文已经堆满了公车的两侧。这时,李也要离去了,刺史亲自为他准备车马。就像天空中的云朵,他们在等待时机相聚。这两位古人的挚友,一年到头都能和我一起居住。然而有一天,他们舍我而去,离别时的泪水湿润了衣襟。
去完善
释义
《与李绍祖刘文潜饮酒》注释: 1. 刘文潜:即刘敞(1019-1068),字文潜,北宋著名文人,与苏轼、苏辙、黄庭坚等并称为“南丰七子”。曾任国子监直讲、光禄寺丞等职。 2. 嗫嚅:形容说话吞吞吐吐、犹豫不决的样子。这里表示刘敞才思敏捷,表达能力强。 3. 李绍祖:即李珣(1030-1109),字绍祖,北宋文学家,曾任州郡官吏。他与刘敞是好友,两人关系密切。 4. 璠玙:美玉名。这里用来比喻刘敞和李珣的才华横溢和高尚品质。 5. 是邦:指当时所在的地区或国家。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宋朝。 6. 具舟下东吴:准备船只南下吴地。东吴,古代对江南地区的泛称,这里是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 7. 佐我治文书:帮助我处理公务。 8. 天台:天台山,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道教胜地。这里代指朝廷。 9. 交章满公车:指官员们纷纷上疏推荐刘敞。交章,指连续不断地向皇帝上疏;公车,古代官署的车马。 10. 刺史亲题舆:刺史亲自为李珣驾车。刺史,古代地方行政长官;题舆,指在车上为客人设置座位。 11. 日延伫:每天都盼望他们回来。延伫,指长时间等待。 12. 正此州家须:这正是这个州郡所期望的。州家,指州郡长官;须,期待。 13. 一朝舍我去:一天之内就离开了我。 14. 别泪湿襟裾:分别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襟裾,指衣襟和衣袖。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友情和离别的诗。诗人通过与两位朋友的互动,表达了他们对彼此的敬仰、钦佩和深厚友谊。同时,也描绘了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全诗节奏紧凑,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与李绍祖刘文潜饮酒》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晁公溯在淳熙年间所作。此时正值南宋中期,金宋对峙局势紧张,北方疆土丧失,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生疾苦。 晁公溯在这时期,历经了宦海浮沉,曾担任过郡县官员,但因直言敢谏而受到排挤。他的政见主张抗金、改革内政,却与当权者不合,因此在官场郁郁不得志。然而他并未因此沉沦,反而更加坚定地关心国家命运和民众疾苦,广泛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他的诗作中,充分表现了他对国家的担忧和对人民的关怀。这首《与李绍祖刘文潜饮酒》正是他与友人借酒浇愁,抒发胸怀之作。他以酣畅的酒意和豪放的诗笔,倾诉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品质和勇往直前的人格魅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