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门掩长安道。
卷重帘、垂杨散暑,嫩凉生早。
午梦惊回庭阴翠,蝶舞莺吟未了。
政露冷、芙蓉池沼。
金雁尘昏么弦断,理馀音、尚想腰支袅。
欢渐远,思还绕。
临皋望极苍江渺。
晚潮平、湘烟万顷,断虹残照。
彩舫凌波分飞后,别浦菱花自老。
问锦鲤、何时重到。
楼迥层城看不见,对潇潇、暮雨怜芳草。
幽恨阔、楚天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门口的小路上,尘土飞扬,卷起的竹帘让人感受到夏日的气息。阳光明媚,蝴蝶翩翩起舞,黄莺欢快地唱着歌。清晨的阳光洒在荷花池塘上,仿佛是夏天的一份礼物。突然之间,弦断了,金雁尘埃之中透着一股悠扬的音符。昔日的欢笑渐行渐远,但思念依然萦绕心头。站在高楼上看向远方,一片无尽的蓝色天空和浩渺的江河,让人感到无尽的孤独。夜晚的潮水渐渐平静,而湘江的水面上弥漫着浓浓的雾气,那一抹晚霞显得格外美丽。那个曾经同游的小船,已经消失在远方,只剩下湖边的菱花静静老去。偶然间,望着水面上的锦鲤,不禁想问它们什么时候能再次回来。离别的情绪在心中徘徊不去,对着窗外潇潇的雨幕和绿草如茵,显得那般温柔又充满爱意。心中的怨恨难以消解,这广阔的楚天一望无垠,却独我一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长安道:这里指唐朝都城长安的繁华街道。
2. 卷重帘:窗帘。
3. 垂杨散暑:垂下的杨柳树枝遮挡阳光,带来凉爽。
4. 嫩凉生早:清新的早晨空气。
5. 午梦惊回:中午睡觉时被惊醒。
6. 庭阴翠:庭院里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
7. 蝶舞莺吟未了:蝴蝶飞舞,黄莺歌唱不绝于耳。
8. 芙蓉池沼:池塘边种植着荷花。
9. 金雁尘昏幺弦断:筝琶等乐器的装饰图画中有大雁,弦断意味着曲终。
10. 临皋望极苍江渺:站在高处望去,江水辽阔无际。
11. 断虹残照:雨后彩虹消失时天空的景象。
12. 彩舫凌波分飞后:游船在水上分开各自离去。
13. 别浦菱花自老:离开的渡口,菱花自然老去。
14. 锦鲤:一种观赏鱼。
15. 楼迥层城看不见:站在高楼上望向远方的城市却无法看见。
16. 潇潇:形容细雨纷纷的样子。
17. 暮雨怜芳草:傍晚时分,雨滴落在青草上。
18. 幽恨阔:悠长的怨恨之情。
19. 楚天杳:遥远的楚地天空。
去完善
赏析
词中“门掩长安道”开门见山,意指主人公身在繁华的长安都市,远离家门故土。接下来的“卷重帘、垂杨散暑,嫩凉生早”细腻描绘出夏日清晨的景象,透过窗帘的缝隙,感受清晨凉爽的空气在炎炎夏日带来一丝清新和舒适。
接下来的“午梦惊回庭阴翠,蝶舞莺吟未了。政露冷、芙蓉池沼”描述了夏日午后,主人公从午梦惊醒,庭园里的树木郁郁葱葱,蝴蝶翩翩起舞,黄莺欢快地歌唱着,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然而随着夜幕降临,寒露侵袭,荷花凋谢,整个场景变得萧瑟凄清。
在描绘了自然景色之后,作者以“金雁尘昏幺弦断,理馀音、尚想腰支袅。欢渐远,思还绕”抒发怀人之情。这里提到的“金雁”是古代乐器名,用以象征分别的主人公,她回忆起当初美好的时光,但如今却只能从音乐中感受到对方的存在。离别已久,思念之情愈发浓烈。
接下来的“临皋望极苍江渺。晚潮平、湘烟万顷,断虹残照。彩舫凌波分飞后,别浦菱花自老。问锦鲤、何时重到”通过对湘江景象的描绘,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挂念,期待着重逢的那一天。这里的“彩舫凌波”指的是一种装饰华丽的游船,象征着富贵生活,暗示对方可能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最后,“楼迥层城看不见,对潇潇、暮雨怜芳草。幽恨阔、楚天杳”描绘出主人公独倚高楼,遥望远方的情景。暮雨潇潇,芳草萋萋,更添几分哀愁。此时此刻,她的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哀怨与无奈,而对远方的期待则显得更加渺茫。整首词以景托情,表达出主人公真挚的感情和对远方的无限遐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贺新郎》是南宋著名词人李泳的代表作。词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80年至1230年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宋朝的一个特殊时期,政治腐朽,民生困苦,民族矛盾尖锐,国家内外交困。
在这个时期,李泳作为一个有抱负的知识分子,他的人生际遇也相当复杂。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由于对朝廷的不满和对民生的关注,多次辞官回乡。他在诗歌、散文和词的创作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尤其在词的创作方面,他的词风清新脱俗,语言优美,深受当时和后世的喜爱。
在李泳所处的时代,词这种艺术形式已经相当成熟,许多著名的词人都活跃在这个时期,如辛弃疾、陆游等。他们的作品主题广泛,内容丰富,既有描绘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