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夫人挽诗 其一
阃范三从正,家声两大余。
义高黄鹄操,恩叠紫鸾书。
涧沼登苹藻,园林映板舆。
忽乘飞凤去,应傍素台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文言文“阃范三从正,家声两大余。义高黄鹄操,恩叠紫鸾书。涧沼登苹藻,园林映板舆。忽乘飞凤去,应傍素台居”这段话中,我将其优雅地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如下:
遵循三从四德的正道,家族声誉因善良而盛传。行为如同高飞的鹤,品质高尚;恩情如紫鸾鸟般细腻深情。在湖泊和溪流边采摘水草,在家中花园里欣赏美景。忽然间乘风而去,像凤凰一样展翅翱翔,应该是站在素雅的平台上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阃范:指妇人的德行风范。阃,内室的门,借指妇女所居之处。
2. 三从:古代女性的三种道德规范,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3. 家声:家庭的名声或声望。
4. 两大:指汉代的两位著名的皇后,班婕妤和赵飞燕。她们分别以美貌和智慧著称。
5. 黄鹄操:黄鹄是一种鸟类,在这里可能寓意女子的高尚品质。
6. 紫鸾书:紫鸾是传说中的一种凤凰,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帝的诏书。
7. 苹藻:一种水草,这里可能指代女子的贞洁。
8. 板舆:古代一种用木板制成的轮椅,这里可能指代女子的孝顺。
9. 飞凤:凤凰,象征高贵。
10. 素台居:指居住在简陋的地方,表示淡泊名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悼念之情。首联描述了逝者作为一家主妇的形象,她遵循妇道,传承家风。颔联则表现了她的高尚品质和深厚的恩情,如同翱翔的黄鹄和传书的紫鸾。颈联描绘了她生活的环境和日常活动,如在清澈的溪涧采摘萍藻,在美丽的园林乘坐板舆。尾联则通过想象飞凤的意象,表达了对逝者在天堂安息的美好祝愿。整首诗充满了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胡夫人挽诗 其一》周麟之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在北宋年间,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人们对于文学艺术有着极高的追求。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周麟之的人生经历却颇为坎坷。他曾担任文官,却因性格耿直而屡遭贬谪,晚年更是被流放至偏远的岭南地区。在这种困境中,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诗词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胡夫人挽诗 其一》正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之一,表达了对自己已故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