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十六首 其三

标题包含
偈十六首 其三
去年逢青春,朱颜映桃李。 今年逢青春,白发压双耳。 人生七十年,疾若东流水。 不了本来心,生死何由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去年正值青春年华,红润的脸庞映衬着桃李花。 今年再次迎来青春时节,满头白发已压住了两耳垂。 人的一生不过七十载,时间流逝如同东流的河水。 倘若不能领悟本来的心境,生与死又怎能摆脱呢?
去完善
释义
1. 青春:这里指春天。 2. 朱颜:红润的容颜,这里借指年轻时候的容颜。 3. 桃李:桃树和李树,这里指的是春天的花朵。 4. 白发:白头发,这里指老年时的模样。 5. 压双耳:双耳被白发遮住,形容白发之多。 6. 七十年:这是古人的一种说法,其实是指人生的整个时期。 7. 疾若东流水:疾病如同东流的江水一样迅速消失。 8. 本来心:佛教术语,指人天生的善良本性。 9. 生死:生存和死亡,这里指人的生老病死。 10. 何由离:如何能够脱离,这里表示对生老病死无法摆脱的无奈。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青春”和“白发”作为时间的象征,展现出人生的短暂与变化无常。开篇两句“去年逢青春,朱颜映桃李;今年逢青春,白发压双耳”对比鲜明,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人生七十年,疾若东流水”则以江水比喻人生历程,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生命的飞速流逝。而最后的“不了本来心,生死何由离”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矛盾:在短暂的人生中,如果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便无法摆脱生死轮回的痛苦。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对生命哲学的独特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十六首 其三》是唐代著名僧人、诗人释行瑛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时期(618年-907年),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高僧大德和诗人在佛教思想的熏陶下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释行瑛便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修行体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在创作这首《偈十六首 其三》时,释行瑛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他在佛法的修行过程中,逐渐领悟到了禅宗的真谛,并将这些感悟融入到诗歌之中。此时的释行瑛可能已经结束了云游四方的生涯,开始在寺庙里安顿下来,潜心研究佛法。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唐朝时期,佛教学术活动非常活跃,许多高僧通过讲经说法、著书立说等方式传播佛教思想。释行瑛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诗歌将禅宗的教义传扬开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