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舟行
船头触处浪花生,船尾随人山影行。
一水到家能几许,顺流东下片时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船首之处浪花翻涌,船尾跟随人影在山水中行走。
回家的路程还有多远呢?顺着水流往东,一会儿就到达了。
去完善
释义
1. 曾季貍:南宋学者,诗人。
2. 船头触处浪花生:这句是说船行驶在水上,水浪四起。触处,指船头碰撞到水面之处。浪花生,指浪花溅起。
3. 船尾随人山影行:这句是说船尾随着人的方向前行,山影也似乎随之移动。随人,指船跟随人的指挥。
4. 一水到家能几许:这句是说江水一路东流,距离家还有多远。一水,这里指江水流淌。能几许,意思是还有多远。
5. 顺流东下片时程:这句是说顺着江水的流向,很快就能到达目的地。顺流,即顺水而下。片时,短时间。程,路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上航行景象,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水流、浪花、山影等自然元素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将旅途的距离与速度融入到诗中。诗人通过“船头触处浪花生”和“船尾随人山影行”两句,巧妙地展现了船在水面行进过程中产生的动态效果,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境,感受到顺水行舟的愉悦。而“一水到家能几许”则传达了离家之近的期待,以及“顺流东下片时程”所传达出的快速、顺畅之感。整首诗在抒情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苦竹舟行》是南宋诗人曾季貍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7年,正值南宋时期。
在南宋年间,国家动荡不安,战争频繁。诗人曾季貍因战乱而离家,四处漂泊。在此期间,他亲眼目睹了百姓的苦难生活,感受到了国家衰败的沉重氛围。这种经历使他对民生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也激发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忧虑之情。
在这首诗中,曾季貍以“苦竹舟行”为线索,通过对江南水乡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诗中的“苦竹”象征着诗人的艰苦境遇,“舟行”则寓意着他的人生历程。通过这首诗,曾季貍传达出自己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深关切,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