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十一月十二夜梦南冠旧友感泣有赋

标题包含
十一月十二夜梦南冠旧友感泣有赋
麦秀渐渐禾黍新,清宵梦断泣遗民。 只怜肝脑输宗社,不负当年第一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马廷鸾(1220年-1306年),字翔仲,号碧梧居士,江西乐平人。他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历任尚书左司郎中、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 马廷鸾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麦田丰收景象新,夜色中梦回百姓哭。 可怜英雄忠国家,不愧曾经第一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麦秀渐渐禾黍新:这句诗中,"麦秀"指麦子成熟的样子,"渐渐"形容长势逐渐茂盛。"禾黍"即禾苗和谷子,这里比喻国家的新气象。诗人以麦穗生长描绘出国家的繁荣景象,表达了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期望。 2. 清宵梦断泣遗民:"清宵"是清静的夜晚,"梦断"表示梦境被打断。"遗民"指的是在改朝换代后仍忠于前朝的人。这句诗是说诗人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梦见已经故去的朋友,悲痛之情油然而生。 3. 只怜肝脑输宗社:"只怜"表示唯一的遗憾。"肝脑"在这里用来形容为国家和民族牺牲。"输宗社"指为了国家付出一切。这句话传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忠诚于国家而献身的精神的敬仰。 4. 不负当年第一人:"不负"意为不辜负,"当年第一人"指在诗人心目中,这位朋友是他当年认识的最优秀的人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和对他在国家危难时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的赞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麦秀渐渐禾黍新的景象开篇,揭示了田园风光中的丰收之景。然而在这种看似平静的表面下,诗人心中的悲愤之情却如泉涌般喷薄而出,“清宵梦断泣遗民”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在南宋灭亡后沦为遗民的故人的深切同情。接下来的两句则表明了诗人的立场:他痛恨那些背叛国家、不顾百姓疾苦的人,但对那些为国家付出一切的英雄始终怀有敬意。此诗抒发了诗人在梦境中与故人相逢时所产生的历史感慨和对忠良志士的敬仰之情,情感真挚深沉,富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十一月十二夜梦南冠旧友感泣有赋》是南宋诗人马廷鸾于公元1257年所创作的。这一年,马廷鸾已经58岁,他曾任过吏部尚书、参知政事等要职,但在晚年因与权臣贾似道不合而被罢官回乡。在闲居期间,他曾多次梦见当年被俘的故友,感叹时局变化,悲伤国家命运。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马廷鸾所处的历史时期正值南宋晚期,金兵南下,战事频仍,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故友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和哀痛,以及对故友的深深怀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