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独游曲江
信马闲过忆所亲,秋山行尽路无尘。
主人莫惜松阴醉,还有千钱沽酒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驾驭着马儿悠闲地前行,回忆起了昔日的亲友。秋天的山里,道路洁净无尘。请不要舍不得在松树下的阴影处畅饮,因为还有那带着千两银子买酒的人。
去完善
释义
《秋日独游曲江》是唐代诗人杨凭的一首描绘秋天出游的诗歌。下面是该诗的注释:
1. 信马闲过: 随意骑马漫游。信马,指骑马任其行走,即随意游走的意思。
2. 忆所亲: 怀念亲友。这里可能指的是杨凭的亲朋好友,也可能是泛指。
3. 秋山行尽: 在秋天时游览山川。行尽,指游览完全部的风景。
4. 路无尘: 路上没有尘土飞扬。可能是形容天气晴朗,或者表明作者的心情平静愉悦。
5. 主人莫惜松阴醉: 希望主人不要吝啬松树下的阴凉处,尽情畅饮。
6. 千钱沽酒人: 指能出高价买酒的人。这里的“千钱”是夸张的说法,表示出高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杨凭在秋日独游曲江时所作。诗人以信马闲游的状态,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之情。通过描绘秋山的景色和道路的洁净,表现出诗人内心的一份宁静与孤独。而诗中的“主人莫惜松阴醉”一句,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在松荫下开怀畅饮的心情。最后,以“还有千钱沽酒人”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酒的热爱,透露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让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日独游曲江》是唐朝诗人杨凭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中期,大约公元755年至805年之间。这个时期,唐朝国力逐渐衰落,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在杨凭的人生际遇方面,他早年进士及第,担任过地方官吏。然而,由于他在任期内处理公务不慎,受到了朝中权贵的弹劾,被贬为永州刺史。在永州期间,杨凭怀着悲愤的心情,创作了许多抒发内心情感的诗歌。这首《秋日独游曲江》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
从时代背景来看,唐朝中期的政治氛围较为紧张,宦官权力逐渐扩大,藩镇割据现象严重。此外,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也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杨凭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