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叶桃花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千叶桃花比百花更为美丽,孤独地绽放在春天的末尾,仿佛能留住时间的脚步。如果让那些想要避开世俗纷扰的人看到它,他们定会惊叹于它的美,并向河边的故人炫耀。
去完善
释义
1. 千叶桃花:指一种桃树品种,花朵繁多,色彩艳丽。
2. 胜:超过,比……更好。
3. 孤荣:独自繁荣。
4. 春晚:春天末尾的时候。
5. 驻年华:指桃花在春天中展现美丽,仿佛把春光留住。
6. 若教:如果让。
7. 避俗秦人:隐逸之人,借用了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文人隐逸的典故。
8. 知向河源:表示桃花园的美景,使其愿意离开隐居生活去追求美好。
9. 旧侣:过去的同伴或友人。
10. 夸:赞美,炫耀。
去完善
赏析
《千叶桃花》一诗描述了春天里盛开的千叶桃花之美,诗人以“千叶桃花胜百花”开篇,通过对比突出了桃花的繁茂和艳丽。随后用“孤荣春晚驻年华”描绘出桃花在晚春时节独自盛开的情景,表达了其独特的美感和生命力。接着诗人设想,如果让那些避世隐居的秦人见到这般美景,他们也会向河边的老朋友夸赞不已。整首诗语言优美,抒情写意,展现了桃花的美丽和春天的生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千叶桃花》是唐朝诗人杨凭的一首描绘桃花盛开景象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6年-649年),正值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这一时期国家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这段时间里,杨凭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担任过监察御史、左司郎中等职务,因才华横溢而受到朝廷的赏识。然而,他也曾因直言进谏而触怒权贵,一度被贬谪到外地。这些人生的起起伏伏,使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杨凭通过对千叶桃花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他也将自己的感慨和人生体验融入到诗句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厚的哲理意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