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
我家三岛上,洞户眺波涛。醉背云屏卧,谁知海日高。
露香红玉树,风绽碧蟠桃。悔与仙子别,思归梦钓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我家乡的三岛之上,透过门窗就能看到海浪翻滚。喝醉了之后背靠云屏而卧,谁能知道此刻太阳已经升高。红花绿叶交相辉映,宛如玉树一般美丽;风吹过枝头,绽放出如蟠桃一般的果实。我后悔与仙女分别,想念回归故乡,梦想着能够垂钓到传说中的巨鼇。
去完善
释义
1. "三岛":指日本的山中、水间、秋田三县。
2. "洞户":指石洞的门。
3. "醉背云屏卧":意谓以醉酒为借口,放下世俗的烦恼,过著隐居生活。
4. "海日高":形容大海上的日出景象。
5. "露香红玉树":玉树临风的形象,是形容仙人居住的地方美轮美奂。
6. "风绽碧蟠桃":蟠桃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果实,此句象征仙境的美景。
7. "悔与仙子别":表达诗人对离开神仙生活的遗憾。
8. "思归梦钓鼇":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仙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赏析
《游仙》是唐代诗人王贞白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诗中通过描绘神仙生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向往仙境、渴望远离尘世喧嚣的隐逸思想。
首联“我家三岛上,洞户眺波涛”,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视野所及的美景。诗人居住在三岛之上,透过洞口俯瞰着波涛汹涌的大海,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壮美的画卷。这里的“三岛”通常指蓬莱、瀛洲、方丈三座海上仙山,代表了神秘而美好的仙境。
颔联“醉背云屏卧,谁知海日高”,描述了诗人陶醉于美景之中,背靠着云屏般的山峰,躺在草地上,欣赏着旭日东升的美景。这里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态,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露香红玉树,风绽碧蟠桃”,通过对玉树、蟠桃等神话传说中仙境之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仙境中所见的奇景。露水洒在红色的玉树上,使其更加鲜艳;风吹过碧绿的蟠桃树,果实竞相绽放。这两句诗充满了浪漫色彩,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尾联“悔与仙子别,思归梦钓鼇”,抒发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眷恋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后悔与仙子分别,希望能回到家乡,过上钓鱼赏景的隐居生活。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仙》是唐代诗人王贞白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唐玄宗开元时期(713-741年)。
在王贞白的生涯中,他是一位勤奋好学的士人,经常与友人、同道切磋文学,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有浓厚的文人气息。他在少年时即以才华横溢而著称于乡里,后来参加了科举考试,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取得功名。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对学问的追求,继续努力学习,并在文学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繁荣。当时的文人雅士热衷于追求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神话传说。因此,王贞白在这首诗中以游仙为主题,通过对神仙世界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真理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