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上吟晓

标题包含
江上吟晓
一叶野人舟,长将载酒游。夜来吟思苦,江上月华秋。 晓露满红蓼,轻波飏白鸥。渔翁似有约,相伴钓中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贞白(895年-958年),字有道,号灵溪,又号清溪生。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文学家、诗人。 王贞白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便以文才著称,尤以诗名闻世。在南唐时,他曾担任国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条乡野的小船,常常载着美酒游玩。夜晚来临,思绪难以平静,江上的月光映照着秋天的景象。 清晨的露水洒满了红色的蓼花,轻轻的水波托起白色的海鸥。那老渔夫仿佛约定好了,陪伴着我一起在中流的溪水中垂钓。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野人舟:野人指乡村农夫,野人舟即渔夫所乘之船。 2. 长将:常常准备着。 3. 吟思苦:形容作诗时构思之苦。 4. 月华:月光。 5. 红蓼:一种水生植物,又称水蓼,秋天开红色花朵。 6. 飏:吹起,飘扬。 7. 中流:江水的中央部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贞白在江上游舟的情景。首句“一叶野人舟,长将载酒游”,表明诗人乘坐一艘小船,时常载酒畅游江面。诗人以江上独游为主题,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夜来吟思苦,江上月华秋”,表现了诗人在月光下思索吟咏的情景。夜晚,明亮的月光照耀在江面上,诗人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这种沉思使他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 接下来“晓露满红蓼,轻波飏白鸥”,描写了清晨的景象。随着太阳升起,江面上的露水沾满了红色的蓼草,轻柔的水波托起飞翔的白鸥。这个画面生动形象,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最后两句“渔翁似有约,相伴钓中流”,描述了与渔翁的相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诗人遇到了一位正在江心垂钓的渔翁,他们似乎有某种默契,共同享受着这宁静的江上时光。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上风景、抒写自己的情怀,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志趣和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诗人在自然美景的衬托下,流露出自己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上吟晓》是唐代诗人王贞白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公元9世纪初的盛唐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事业得到空前发展。王贞白作为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他的人生际遇也是时代的一部分。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展现出非凡的诗才,并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朝廷官员。然而,由于官场腐败、宦官专权等问题,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多次被贬谪,甚至一度被流放。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使他更加关注民生疾苦。 在这个时期,江南地区的水利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等。这使得江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的重要经济区。此外,江南地区的自然景观也非常优美,如江南水乡、杭州西湖等。这些都为《江上吟晓》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江上吟晓》这首诗中,王贞白以江南水乡为背景,通过对江边渔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渔火”、“鸿雁”、“芦花”等意象,都是江南水乡的典型景观,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