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沟水
一带御沟水,绿槐相荫清。此中涵帝泽,无处濯尘缨。
鸟道来虽险,龙池到自平。朝宗本心切,愿向急流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道御沟里流淌的水清澈碧绿,映衬着两岸繁茂的绿槐。这里充满了皇帝的恩典,没有一片落叶沾染了尘埃。即使道路险峻如鸟道,但只要到达龙池,一切就会变得平稳易行。我的内心一直渴望向上追求,希望能像水流一样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去完善
释义
1. 御沟水:指皇宫护城河的水。
2. 绿槐:绿色的槐树,此处形容树木葱茏。
3. 相荫清:相互荫蔽,保持清净。
4. 涵:包含,蕴含。
5. 帝泽:皇帝恩赐的恩泽。
6. 无处濯尘缨:没有地方清洗沾染灰尘的冠缨。
7. 鸟道:狭窄陡峭的小路。
8. 龙池:位于皇宫内的一种水池。
9. 朝宗:比喻小水流注大水。
10. 急流:湍急的水流。
去完善
赏析
《御沟水》是一首描绘皇家园林美景和抒发诗人心怀的诗歌。诗人通过描述御沟水的清澈、绿树成荫以及周围景观的静谧,展示了皇宫的壮丽与富饶。同时,以“鸟道来虽险,龙池到自平”来表达自己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渴望能像御沟水一样,无论多么艰难险阻,都能勇往直前。最后,诗人用“朝宗本心切,愿向急流倾”表达了他愿意为实现理想而付出一切的决心,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期许。整首诗借景抒情,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御沟水》是唐代诗人王贞白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大约公元870年左右。
在王贞白的这个创作时期,唐朝正逐渐走向衰落。由于政治腐败、战争频繁等原因,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生疾苦严重。然而,这也催生了一大批忧国忧民的文人墨客,他们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百姓生活的同情。王贞白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在这一时期,王贞白经历了科举考试失利、宦海浮沉等人生波折。这些经历使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国家和人民产生了更强烈的关爱之情。在他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治理的关注。
此外,这一时期的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文化繁荣,文学创作非常活跃。许多文人墨客以诗歌为武器,抨击时弊,抒发情怀。王贞白在这种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创作出了一系列富有哲理和韵味的诗篇,成为晚唐诗坛的一颗璀璨明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