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出自蓟北门行

标题包含
出自蓟北门行
蓟北连极塞,塞色昼冥冥。战地骸骨满,长时风雨腥。 沙河留不定,春草冻难青。万户封侯者,何谋静虏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贞白(895年-958年),字有道,号灵溪,又号清溪生。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文学家、诗人。 王贞白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便以文才著称,尤以诗名闻世。在南唐时,他曾担任国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蓟北与边境相连,一片昏暗如夜。 战场上遍布着尸骨,经历了长久的风雨仍留有血腥气。 沙河边,百姓颠沛流离,生活不安定;春草在严寒中难以复苏,一片荒芜。 无数万户人家的功臣们啊,谁能想出平定的计策?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蓟北:指的是古代中国的蓟州北部地区,现在大致相当于北京市北部一带。 2. 极塞:即边塞,指边境的防御工事。 3. 冥冥:阴暗的样子。 4. 战地:战斗发生的地方。 5. 骸骨:尸骨,这里指战争中的死者的遗骨。 6. 长时:长时间。 7. 风雨腥:形容风雨带来的血腥气味。 8. 沙河:流经北京的一条河流。 9. 不定:不稳定,这里是说河水水位时常变化。 10. 春草冻难青:春天到了,草地上的冰雪还未融化,草儿难以生长。 11. 万户封侯者:指那些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人被封为诸侯。 12. 何谋:用什么办法。 13. 静虏庭:使敌寇退兵,这里是指平息战争。
去完善
赏析
首联“蓟北连极塞,塞色昼冥冥”,借用了地理意象“蓟北”与“极塞”的广阔区域描绘出战争地带的轮廓。这个范围辽阔、险要之地,白日里都被阴云笼罩着,以此渲染了紧张氛围。诗人从视觉角度展示了一幅边疆战争的全景图,让读者感受到沉重的气氛。 颔联“战地骸骨满,长时风雨腥”,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性。这场战争中牺牲者众多,他们的遗骸散落在战场各处,使得风声雨声中都带有血腥气息。诗人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暗示,表现了战争的惨烈程度,也揭示了无辜丧生的悲痛。 颈联“沙河留不定,春草冻难青”进一步描绘边关恶劣的自然环境。流沙河中战士的脚印随时都可能被风沙掩埋,春天的草地在严寒中无法生长得翠绿。此联表达了战士们所处的艰苦环境的现状以及渴望和平的愿景。 尾联“万户封侯者,何谋静虏庭”,将视角转到了决策者的身上,指出有封侯之位的将领们,又是如何谋划让敌国安定的呢?通过提问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统治阶层运筹帷幄的质疑以及对安定边关的关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出自蓟北门行》是唐朝诗人王贞白的名篇,创作于唐代中晚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王贞白是一位颇有抱负的士人。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但政治生涯并不如意。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金榜题名。这使得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和担忧。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出自蓟北门行》,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在唐中晚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国力逐渐衰弱,藩镇割据现象严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士人都对国家的未来感到担忧。王贞白也不例外,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故乡的眷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