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七夕

标题包含
七夕
天道杳难凭,人言殊不经。 佳期传七夕,欢事污双星。 女騃占蛛巧,儿痴托鹊灵。 吾诗非好诋,聊与订顽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的道路虚无缥缈难以依凭,人们的话语差异巨大且没有依据。 美好的时光传说在七夕时分,快乐的事情却玷污了那对双星。 女孩们天真地通过蜘蛛来占卜聪慧,男孩们愚蠢地寄托于喜鹊带来灵巧。 我的诗篇并非故意抨击,只是偶尔想要破除愚昧和顽固。
去完善
释义
1. 天道:指天理或天命。这里借指牛郎织女的相会。 2. 人言:众人说的, 谣言;流言。 3. 佳期:指美好的时光。 4. 污双星:指鹊桥相会的星辰受到污染。 5. 女騃:指女子无知。 6. 儿痴:指儿童无知。 7. 托鹊灵:相传七夕夜有喜鹊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 8. 订顽冥:指批判顽固愚昧的人。
去完善
赏析
《七夕》是高登的一首描绘牛郎织女传说及七夕风俗的诗歌。首联“天道杳难凭,人言殊不经”表达出诗人对“天意难测、人言不实”的感慨,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沉郁的基调。颔联“佳期传七夕,欢事污双星”则通过强调“七夕”和“双星”的形象对比,突出了“欢事”与“佳期”之间的冲突。颈联“女騃占蛛巧,儿痴托鹊灵”描绘了人们以蜘蛛和喜鹊为信物来祈求幸福的情景,体现出民间传说习俗的神秘色彩。尾联“吾诗非好诋,聊与订顽冥”则传达了诗人无意诋毁七夕文化,只想借此表达自己清醒的认识和对愚昧迷信的批判态度。这首诗通过对七夕故事的审视,表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七夕》是宋朝诗人高登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这首诗以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理想生活的向往。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我为您编写了以下背景介绍: 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宋朝时期,大约在公元960-1279年之间。 人生际遇:诗人高登在青年时期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因与主考官意见不合而落榜。他因此愤世嫉俗,终生未仕,以诗歌为寄托,抒发心中不平之气。高登一生穷困潦倒,但始终坚守信念,不为权势所动。他的诗歌作品多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时代背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时期之一,诗歌艺术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这个时期的社会矛盾也较为尖锐,尤其是科举制度的弊端导致了许多有才华的文人志士无法施展抱负。这使得许多诗人选择了隐逸或反抗的道路,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