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春阁
二阁宁独暖,万家方号寒。
何当放春去,和气满人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自己的屋子虽然温暖舒适,但是外面的家家户户还在受寒挨冻。什么时候才能让春天来临,让温暖的气息充满整个社会呢?
去完善
释义
1. 二阁:指天子脚下的两个高级官员。这里可能指的是宋代的左右丞相。
2. 宁:宁可;宁愿。
3. 独:独自地;单独地。
4. 暖:暖和;温暖。
5. 万家:千家万户;广大民众。
6. 方:正在;正当。
7. 号:呼号;喊叫。
8. 寒:寒冷;严寒。
9. 当:到;等到。
10. 放春:让春天来临;释放春意。
11. 和气:和谐之气;温暖和之气。
12. 人间:人世间;社会。
去完善
赏析
《似春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早春景象,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诗中的“二阁宁独暖”指的是诗人在自己的书斋里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这个比喻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又暗示了他在寒冷的天气中寻找到了温暖的慰藉。接下来的“万家方号寒”则强调了在寒冷的季节里,家家户户都在渴望春天的到来。这两句诗相互呼应,表现了诗人关注民生、体恤百姓的心情。
紧接着的“何当放春去,和气满人间”是诗人的期望,他期待着春天能够早日降临人间,让大地充满温暖和生机。这里的“放春去”意味着春天挣脱寒冷的束缚,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而“和气满人间”则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理想化表达,代表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期许。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早春景象为载体,传达了诗人对社会和谐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似春阁》是宋代诗人高登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北方的辽金政权对南宋构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而南宋朝廷内部,皇帝无能、权臣当道,使得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
诗人高登在这个时期的人生经历颇为曲折。他早年曾考取功名,但因直言不讳,被贬谪至广东。在广东期间,他目睹了百姓生活的困苦,对国家政治的腐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些人生经历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从而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时代烙印的诗篇。
这首诗中的“似春阁”是一种比喻,象征着诗人在困境中对美好世界的向往。通过描绘春天景色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期盼。然而,现实中的春天并没有到来,而是充满严寒和荒凉。这种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