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叹
平生无技能,素业□□□。
□□□□□,世期跻唐虞。
愤尝献瞽言,□□□□□。
□□□□□,宁惮攀虎须。
由此隔□□,□□□□□。
□□□□□,□束如囚拘。
索米无处□,□□□□□。
□□□□□,漫不分贤愚。
梁竦知徒劳,渊明奈□□。
□书狱讼简,沈迷眩铅朱。
□□□□□,窗几罗蛛丝。
简编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缺少一定的上下文信息来准确理解和表达这篇古文的完整意义。我会尽力为您呈现这段古文的大致诗意和情感。
首先,该诗作者表达了其平生的贫困与无能,并希望世人能欣赏他们的才华和努力。然后,作者们提到他们曾试图向有权势的人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这导致了他们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机会。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四处寻求生计,而这种状态让他们深感痛苦和无奈。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追求和信仰。所以,尽管现实充满了困扰和困境,但他们仍然坚定信念,继续前行。
要精确地翻译每一句古文诗句是一个挑战,因为我无法得知原始文本的确切含义和背景知识。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个更通顺的现代汉语版本:
平日缺少技能,以平凡为生。
努力攀爬高位,期望跻身盛世。
我曾奋勇献计,但无人倾听。
向权贵陈词,哪惧虎须引祸。
从此遭人冷落,如同被弃之敝履。
寄身陋室之中,束缚有如囚禁。
寻找糊口之粮,无奈不分贤愚。
生活漂泊不定,茫茫然难寻方向。
梁山悲叹无用功,渊明厌倦世俗纷争。
投身文字狱讼,沉醉于铅朱墨宝。
窗外蛛丝堆积,简陋书案摆满灰尘。
书本残破不堪,令人心酸又叹息。
去完善
释义
《自叹》高登
1. 平生无技能:指作者平生素志未得施展,无所作为。
2. 素业:即作者平时的事业,这里指的是文学创作和教学。
3. □□□□□:此句缺少部分文字,无法进行解释。
4. 世期跻唐虞:作者希望世间能像唐虞时期一样政治清明。唐虞,指的是尧舜禹时期的唐尧和虞舜,是古人向往的理想社会。
5. 愤尝献瞽言:诗人表达过对社会的批判和改革的愿望,但由于种种阻碍而不能实现。瞽言,盲人说的话,比喻肤浅、不成熟的言论。
6. □□□□□:此句同样缺少部分文字,无法进行解释。
7. 宁惮攀虎须:宁愿冒着危险也要提出自己的意见。攀虎须,取自成语“捋虎须”,意为冒犯或挑战强者。
8. 由此隔□□:由于种种原因与理想中的世界相隔遥远。
9. □□□□□:此句缺少部分文字,无法进行解释。
10. □束如囚拘:形容自己的生活受到限制,如同被囚禁一样。
11. 索米无处□:找不到工作养家糊口。
12. □□□□□:此句缺少部分文字,无法进行解释。
13. 漫不分贤愚:指当时的社会风气混乱,不分贤愚良莠。
14. 梁竦知徒劳:引用梁竦的典故,表示知道自己的努力可能最终会落空。梁竦,东汉人,因直言敢谏而被贬,后因病逝世。
15. 渊明奈□□:陶渊明也面临着相似的困境。渊明,即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曾任彭泽县令,后因不满官场腐败辞官归隐。
16. □书狱讼简:在狱中写书,描述狱讼之繁。
17. 沈迷眩铅朱:沉迷于诗歌写作,以至于双眼被诗歌的铅华所蒙蔽。铅朱,这里指诗歌创作的华丽辞藻。
18. □□□□□:此句缺少部分文字,无法进行解释。
19. 窗几罗蛛丝:房间破旧,蛛网满布。
20. 简编残□□:书籍散乱,破损严重。
去完善
赏析
《自叹》一诗展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忧虑国事、怀才不遇的矛盾心态。诗人高登以自述的形式,表达了他作为读书人的无奈与悲愤。
首联“平生无技能,素业□□□”,高登坦白自己并没有什么专业技能,仅凭传统的文化教育来支撑生活。他对自己的评价是谦虚和客观的。
颔联“□□□□□,世期跻唐虞”,他希望能像古代的圣贤一样,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国家繁荣的理想。这一期望与他生活的时代特征相呼应,也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颈联“愤尝献瞽言,□□□□□”,诗人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并不沉默,而是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他发现,自己的直言往往引来祸端,甚至有人视他为威胁。尽管如此,高登仍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体现了他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责任感的坚守。
尾联“梁竦知徒劳,渊明奈□□”,高登用两位历史人物为例,表达了对他自己境遇的理解和感叹。梁竦指东汉时期的文人梁竦,因直言上谏被贬谪;渊明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曾担任过彭泽县令,后因不满现实辞去官职。高登认为他们的遭遇都是徒劳无功的,但他依然选择了坚守原则,这令人敬佩。
全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强烈的使命感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深刻理解打动了读者。通过描绘个人遭遇与所处社会的冲突,展现了高登崇高的精神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叹》是南宋诗人高登于庆元二年(1196年)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时正值南宋中期,朝廷腐败、民不聊生。而高登本人在这期间亦遭遇人生挫折。他在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后又因触怒权臣秦桧而被贬谪。尽管如此,高登依然坚守道义,关心民生疾苦,以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在《自叹》一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贫寒的生活处境和理想抱负无法实现的无奈,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