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故山
风际氅披鹤,云根杖策鸠。
幽栖知好在,归梦故难留。
山放数峰出,泉分一派流。
把茅何日办,缚屋护松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风中披着羽毛般的大氅,云端中挥舞着鸠杖。
如此清幽的生活实在令人陶醉,但我的思念使我无法忘怀故乡的梦。
山峦间矗立的几座山峰显得格外突出,泉水汇聚成一条小溪缓缓流淌。
什么时候才能建好我的茅草屋,用藤蔓编成的墙壁保护我周围的松树和灌木呢?
去完善
释义
1. 风际:指风云之际,意味着身处广阔的世界。
2. 氅披鹤:氅是毛皮大衣;鹤是一种意象,可以理解为诗人以鹤自喻。
3. 云根:云端或云朵之下,这里指诗人身处高处,视野开阔。
4. 杖策:拿着手杖,准备前行。
5. 鸠:一种鸟类,这里也可以理解为诗人以鸠自喻。
6. 幽栖:隐逸的居所。
7. 归梦故难留:意思是虽然想家,但梦中回到故乡却无法停留。
8. 数峰出:几座山峰露出来,形象地描绘出山景。
9. 一派流:一条支流,表示泉水流向远方。
10. 把茅:修建茅屋。
11. 缚屋:搭建房屋。
12. 松楸:松树和楸树,此处用来代指故乡的风景。
去完善
赏析
《梦游故山》这首诗歌以诗人的梦境为主线,通过描绘风景、山色水声以及内心的向往和无奈,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用生动的意象、丰富的想象力和凝练的文字,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梦游故山》是南宋诗人高登的一首古体诗。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59年,即南宋理宗时期。在这一年里,北方的金朝已经瓦解,蒙古军大举南侵,南宋朝廷陷入危机之中。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高登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士人,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悲伤。他曾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如愿以偿。在仕途不顺的情况下,他开始关注民生疾苦,试图以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贡献。然而,他的抱负并未得到朝廷的认可,反而遭到排挤和打压。
在这种人生际遇下,高登以《梦游故山》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的怀念。他在诗中写道:“梦回故山千里外,酒醒孤馆三更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通过描绘故山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