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新秦遣怀

标题包含
新秦遣怀
貂褐久从戎,因令笔砚慵。 梳中见白发,枕上忆孤峰。 风动沙昏画,寒多雪折松。 此心无与问,长愿酒盈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咏(920年-1004年),字复之,自号乖崖,谥号忠定,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张咏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中进士,历任县令、知州、转运使等地方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很久以来,我都穿着军装,也因此疏于笔墨。 梳理头发时,看到丝丝白发,不禁想起曾经独居的山峰。 风吹过沙地,画面显得昏暗;寒冷的冬天,让松树都折了腰。 这颗心已经没有人可以倾诉,只愿美酒斟满酒杯。
去完善
释义
1. 貂褐:古代北方民族服饰,这里代指边塞戍楼的艰苦生活。 2. 戎:军旅生涯。 3. 笔砚慵:因为边塞生活艰辛,无暇顾及文墨之事。 4. 梳中见白发:通过梳理头发发现新的白发,暗示时光流逝和自己的衰老。 5. 孤峰:借指自己独自坚守的边关。 6. 沙昏画:风吹沙尘让画作显得昏暗。 7. 雪折松:严寒导致松树被压弯或折断。 8. 酒盈钟:指酒满杯,表达对酒的热爱以及借酒消愁的情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新秦遣怀”为题,表达了诗人张咏对自己在边疆的生活和心态的感慨。他原本是一位文人,却因战争而被迫投入军旅生活,导致笔墨生疏。诗中以“梳中见白发,枕上忆孤峰”表达出诗人面对战争的无奈以及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而“风动沙昏画,寒多雪折松”则描绘了边疆环境的艰苦,更衬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最后两句“此心无与问,长愿酒盈钟”,表示诗人希望借酒浇愁,以此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思。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慨和对和平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秦遣怀》是北宋著名文人张咏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997年,正值北宋初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文人和政治家的辉煌成就。例如,王安石、苏轼等著名的政治家兼文人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张咏作为他们之中的一员,他的命运与这个时代的氛围紧密相连。他经历了北宋初年的动荡岁月,目睹了国家逐渐繁荣的过程。 在时代背景上,北宋初期,经过长期的战乱和纷争,社会经济和文化开始恢复和发展。这个时期,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商业逐渐繁荣,科技也有了很大进步。然而,这种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并没有使张咏感到满足。相反,他时常感慨自己壮志未酬,因而创作了许多抒发胸怀的词作,如《新秦遣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