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作
锵锵华驷客,门馆贺新正。野雪江山霁,微风竹树清。
芜庭春意晓,残枿烬烟生。忽忆王孙草,前年在帝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客人乘着华美的马匹到来,祝贺新年的开始。野外的雪景如画卷,江山如画,一片霁色。微风吹过竹林,带来清新的气息。在芜杂的庭院中,春天的气息渐渐升起。残留的树根燃烧出淡淡的烟雾。突然间想起了那年的王孙公子,他仿佛还在遥远的帝京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华驷:华丽的马匹,指代来访的贵客。
2. 门馆:家门口。
3. 野雪:田野上的白雪。
4. 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5. 微风:轻微的风。
6. 竹树:竹子与树木。
7. 芜庭:荒芜的庭院。
8. 春意:春天的气息。
9. 晓:早晨。
10. 残枿:残余的树桩。
11. 烬烟:燃烧后的烟尘。
12. 王孙草:指远游之人所思念的地方。
13. 帝京:古代皇帝的京城,这里指的是长安或洛阳。
去完善
赏析
《元日作》是一首描绘新年景象的诗,通过对新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诗中,作者运用了华美的语言和华丽的词汇,使得诗歌充满了一种华丽的氛围。同时,作者也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首先,“锵锵华驷客,门馆贺新正”两句,写出了新年之际,人们盛装出行,互相祝贺的景象。这里的“华驷”指的是华丽的车马,“门馆”则是指诗人的住所。这两句通过描绘人们的新年活动,为整首诗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气氛。
接下来的“野雪江山霁,微风竹树清”两句,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野雪江山霁”描述了新年之际,田野中的雪已经消融,江山的景色焕然一新。“微风竹树清”则表现了微风吹过,竹林沙沙作响的美景。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接下来的“芜庭春意晓,残枿烬烟生”两句,则是对诗人住所的描绘。“芜庭春意晓”描述了庭院中的杂草已经开始发芽,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残枿烬烟生”则表现了枯枝燃烧后的灰烬,暗示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这两句通过对诗人住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情。
最后,“忽忆王孙草,前年在帝京”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回忆。“王孙草”是古代贵族子弟的一种标志,这里用来指代诗人自己。“前年在帝京”则表明诗人曾经在京城生活过。这两句通过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元日作》这首诗通过对新年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诗歌的语言华丽,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日作》是唐代诗人李郢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春节时举国同庆、欢歌笑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期盼。在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元日的热闹气氛,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先,我们来谈谈创作时间和作者的人生际遇。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大约在公元845年至859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李郢作为一位文人,曾在官场任职,但未能取得显赫的地位。他的诗歌作品主要反映了他对故乡和亲情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新年喜庆气氛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昌盛。在这个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士人阶层得以崛起,文人的地位得到了提高。这使得许多文人墨客投身于文学创作,留下了大量的诗篇。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李郢作为一位有才华的文人,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元日作》这首诗歌是在一个充满喜庆气氛的春节背景下创作的。在这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之际,李郢通过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朝时期的社会风俗和文化氛围,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