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颂四十一首 其二十七

标题包含
偈颂四十一首 其二十七
直下犹通信班会,寻言转更赊。若言佛与祖,特地隔天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话译文:直接翻译还是可能会误解其意,需要进一步解释和阐述。若要谈论佛教和禅宗,那就相隔千里之遥了。
去完善
释义
1. 直下:即"直接地",强调方式简单直接。 2. 信班:可能指佛教禅宗的"信士班"或"信徒班"。 3. 会:理解,领会。 4. 寻言:寻找言辞,尝试描述。 5. 转更:更加。 6. 赊:遥远。 7. 若言:如果说。 8. 佛与祖:佛祖。此处可能指释迦牟尼佛和达摩祖师。 9. 特地:特别。 10. 天涯:天边的意思,形容很远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发了禅宗的禅意和思想境界。首先,“直下犹通信班会”表明了诗人认为直接的心传胜于言语文字上的讲解。“寻言转更赊”则表达了语言和文字在传达深奥的禅意时存在一定的隔阂,不如直接的心传来得真实和准确。接着,“若言佛与祖,特地隔天涯”意味着如果对佛法和祖师们的教诲执着于言语和文字,那么就会误解甚至背离真正的禅意,因此修行者应力求超越言语,领悟禅宗的真实含义。整首诗突显了禅宗直指人心、不立文字的宗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四十一首 其二十七》为南宋诗人释普宁所作。创作时间为1127年,正值北宋灭亡,南宋初立的历史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变”,金兵攻陷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南宋建立。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释普宁的人生经历也颇为曲折。他早年出家为僧,后成为禅宗高僧。在南宋初期,释普宁游历四方,广泛结交朋友,弘扬佛法。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出世外的超脱和内心的宁静,以此表达对战乱时局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首《偈颂四十一首 其二十七》正是释普宁在这个特殊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生死轮回、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众生苦难的关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佛学修养和高尚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