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方丘乐章 顺和
阴祗协赞,厚载方贞。
牲币具举,箫管备成。
其礼惟肃,其德惟明。
神之听矣,式鉴虔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阴神的协助下,大地承载着万物繁茂生长。
准备齐全了祭品和乐器。
那礼仪庄重而肃穆,德行光明磊落。
神明听着这一切,洞察着我们的真诚和虔心。
去完善
释义
1.阴祗:指阴气之神,即地神。祗,地神。
2.协赞:协助和赞助。这里指天地阴阳二气相互配合、共同促成万物的生成和变化。
3.厚载:语出《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大地厚重承载万物。
4.方贞:指大地的正道。方,四方,泛指大地;贞,正道。
5.牲币:古代祭祀用的牺牲和币帛。牲,牺牲,指用作祭品的猪、牛、羊等牲畜;币,币帛,指用来献神的丝织品。
6.箫管:指箫和管乐器,这里借指乐音。
7.备成:准备完成,指祭祀的准备和仪式已经完成。
8.其礼惟肃:其礼仪非常庄重。肃,庄重、严肃。
9.其德惟明:其道德非常光明。明,光明、显明。
10.式鉴虔诚:神灵一定会察知我们的虔诚之心。式,语助词;鉴,察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是褚亮在祭祀时的歌辞。诗中赞美了阴沉的神灵与大地母亲共同协助祭祀仪式,奉献牺牲、摆设祭品以及奏乐祈福的场景。通过“牲币具举,箫管备成”等句描绘出肃穆的祭祀氛围,表达诗人对此礼仪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神明的敬奉之情。褚亮用“其礼惟肃,其德惟明”来强调祭祀的庄重以及人们内心的纯洁无邪。诗人在最后恳请神明能够感受这份真诚与崇敬,以此求得神明的庇佑与赐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祭方丘乐章 顺和》是唐代著名文人褚亮所著。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650年至688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唐朝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贞观之治晚期及唐高宗朝。
在这段时间里,褚亮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历任谏议大夫、散骑常侍等职,并受到皇帝的恩宠。然而,他也在宫廷权力斗争中受到了排挤。这些人生的起伏不定,使他对人生和世事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这个时代,唐朝经济繁荣,文化兴盛,国家政治稳定。与此同时,儒家思想得到重视和发展,各种礼仪制度日益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褚亮写下了一系列关于祭祀和礼乐的诗歌,其中包括这首《祭方丘乐章 顺和》。这首诗通过对祭祀仪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天地神明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