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清明

标题包含
清明
踏歌槌鼓近清明,小雨霏霏欲弄晴。 唤起十年心上事,春风楼下卖花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踩着音乐的节奏敲打着鼓点靠近清明节,小雨纷纷扬扬似乎想要拨开乌云露出阳光。这让我想起过去十年间的心事,春风拂面之时,听到楼下传来卖花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1. 踏歌槌鼓:指清明节扫墓时的仪式和活动,如唱歌、敲鼓等。 2. 近清明:临近清明节。 3. 小雨霏霏:形容春天细雨蒙蒙的景象。 4. 欲弄晴:表示天气即将放晴。 5. 唤起:勾起回忆或心事。 6. 十年心上事:指过去十年来在心底积累的往事。 7. 春风楼下卖花声:春天的春风吹拂下,楼下的卖花声响起。
去完善
赏析
《清明》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节时春雨连绵的景象,引发诗人心中深藏已久的往事。首句“踏歌槌鼓近清明”点明时间,展现出了清明节时的热闹氛围。接下来的“小雨霏霏欲弄晴”则描绘了清明节的细雨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颔联“唤起十年心上事”道出了诗人心中的往事,使得全诗的情感逐渐深化。在诗人听来,春风中的卖花声仿佛是唤醒过去岁月的钥匙,让他不禁想起心中的那些往事。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的清明节画面,同时也揭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明》何应龙这首古诗描绘了清明节时踏青扫墓的情景,蕴含着浓郁的乡愁和人生哲理。创作于明朝时期,这时期的诗词普遍受到宋朝诗风影响,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在创作这首诗时,何应龙正值中年,人生阅历丰富。他历经世事沧桑,对亲情、友情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但并未得到重用,因此对社会现实有较清醒的认识。此外,他还热衷于山水游历,对自然景色有深厚的热爱之情。 明朝初年,社会相对稳定,人民生活较为富裕,清明节的习俗逐渐演变为踏青、扫墓等活动。人们借此机会走出家门,观赏大自然的美景,祭祖寻根,寄托哀思。这些时代背景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他的诗词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