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舟中偶成

标题包含
舟中偶成
黄帽招呼急下船,天明仅可过涵山。 朦朦一枕梅花梦,犹在寒窗纸帐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黄色的帽子似乎在呼唤我们赶快下船,在天亮之前,我们可以顺利地通过涵山。梦中的那片朦胧的梅花景致仿佛就盛开在寒冷的窗外和纸帷之间。
去完善
释义
《舟中偶成》注释如下: 1. 黄帽:古代官员所戴的一种帽子,这里指官员。 2. 招呼:命令或通知的意思。 3. 急下船:催促赶紧下船。 4. 天明:指天亮的时候。 5. 仅可:勉强可以。 6. 过涵山:经过涵山这个地方。 7. 朦朦:模糊不清的样子。 8. 一枕:形容时间很短。 9. 梅花梦:关于梅花的梦境。 10. 犹在:仍然在。 11. 寒窗:指寒冷的窗户,这里借指简陋的环境。 12. 纸帐:用纸张做成的帐子,通常用于装饰卧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舟中偶成》,描绘了诗人在舟中所见所思。首句“黄帽招呼急下船”以急促的语调表现了时间的紧迫和环境的紧张,暗示着诗人身处险境。第二句“天明仅可过涵山”则通过描述即将渡过涵山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历经艰险后的胜利曙光。 第三句“朦朦一枕梅花梦”以“朦朦”一词表达了梦境的朦胧之美,而“梅花梦”则寓意着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尾句“犹在寒窗纸帐间”则以“犹在”二字揭示了诗人梦中景色的持续,暗含着诗人对梦境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舟中偶成》是南宋诗人何应龙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1189年),当时南宋政权逐渐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然而边境局势依然紧张。 在创作这首诗时,何应龙正处于人生的中年时期,他曾任过地方官吏,深知民间疾苦,这也使他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百姓生活。他在官场上的经历使得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外,何应龙生活在南宋中叶,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也是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纷纷抒发自己的情怀,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何应龙的这首《舟中偶成》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