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
地占方方十丈宽,巳栽花木四时看。
客来莫笑生涯薄,窗外新添竹数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土地共有十方,四周种满四季之花木。来访的朋友请不要嘲笑我的生活简陋,因为窗户外还新增加了几根翠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何应龙: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
2. 地占方方十丈宽:指的是作者的小园占地宽度为十方丈。方,即四方形;十丈,长度单位,古代一丈约等于现在3.3米,所以十方丈约合现在33米。
3. 已栽花木四时看:表示作者在小园内已经种上了各种花木,这些花木四季都有观赏价值。
4. 莫笑生涯薄:是告诫来访的客人不要嘲笑我生活简朴。生涯,指生活或生存的方式;薄,这里是贫乏、简朴的意思。
5. 新添竹数竿:表示在窗户旁新种了几根竹子。数,几根;竿,竹子的一部分,这里代指竹子。
去完善
赏析
《小园》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虽然狭小但却充满生机的庭院景象。“地占方方十丈宽”一句描述了庭院的规模并不大,但在这有限的空间里,诗人却精心种植了各种花木,使得四季都有美景可欣赏。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反映出诗人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接下来,“客来莫笑生涯薄,窗外新添竹数竿。”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待。即使生活并不富裕,但诗人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用心经营,窗外的竹子既是诗人自我超越的象征,也是对他坚忍不拔精神的体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园》是宋代诗人何应龙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北宋末年,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人士大夫们热衷于隐逸文化,向往田园生活。因此,这一时期的诗歌多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情怀。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何应龙正值壮年,他的仕途并不十分顺利,可能正因如此,他才对田园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向往。在他的笔下,小园里的风景如诗如画,充满了宁静与美好。这种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既反映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也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两宋之交。政治上的腐败、外族的侵扰以及社会矛盾的激化,使得许多文人志士纷纷逃离官场,归隐田园。他们的作品中,往往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渴望。何应龙的这首《小园》正是这一时期文人思想的反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