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窗
桃花落尽李花残,女伴相期看牡丹。
二十四番花信后,晓窗犹带几分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桃花凋零,梨花也渐残败,姑娘们相约一起观赏牡丹。度过了二十四番花开花落之后,清晨的窗户仍然带着几分寒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何应龙:南宋诗人。
2. 李花:指梨花。
3. 女伴:女性朋友。
4. 相期:约定时间。
5. 看牡丹:欣赏牡丹花。
6. 二十四番花信:古代汉族民间将一年中各个季节开放的花分别对应不同的节气,称为“花信”,总共分为二十四番。
7. 晓窗:清晨的窗户。
8. 犹带几分寒:仍然带着几分寒冷的感觉。
去完善
赏析
《晓窗》一诗以桃花、李花、牡丹等花卉的更迭盛开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首句“桃花落尽李花残”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桃花凋谢,李花也将凋零的景象,为下文女伴相约观赏牡丹做铺垫。第二句“女伴相期看牡丹”则点明了诗的主题,描绘了女性朋友们约定一起欣赏牡丹花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乐趣的追求。而尾句“二十四番花信后,晓窗犹带几分寒”则以时令的变化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晓窗犹带几分寒”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仍有一丝忧郁和惆怅之情。整首诗语言清新,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对人生百态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晓窗》是南宋著名诗人何应龙的一首描绘清晨景象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时期,具体年份未详。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从北宋到南宋的更迭,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繁荣。
何应龙本人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文人墨客,他的生活际遇与自然风光、人文情怀紧密相连。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文人阶层普遍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提倡道德修养和理想人格,倡导士大夫兼济天下的责任与使命。这些观念在何应龙的诗歌中也有所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