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
晴日烘开小蜜房,紫檀心里认蜂黄。
一冬不被风吹落,却讶江梅易断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阳光明媚的日子照进了小蜜蜂的房子,在紫红色的树心中,它们认出了黄色的蜜蜂。一整冬天都没有被风吹落,然而对于江梅来说,这却是容易让人断肠的季节。
去完善
释义
晴日:阳光晴朗的日子
烘:烘烤,使物体干燥变热
小蜜房:指腊梅的花苞,形状像小蜜蜂的房子
紫檀:一种紫色的树,木质坚硬,可以做家具等
心里:指花朵的颜色或形状
认蜂黄:形容腊梅花瓣的颜色接近蜜蜂的黄色
一冬:整个冬天
不:不会
被:受到
风:这里指刮风
吹落:被风吹落
却讶:反而惊讶
江梅:即梅花
易断肠:容易让人悲伤痛苦
去完善
赏析
《腊梅》是宋代诗人何应龙的一首描绘腊梅的诗。诗中首句“晴日烘开小蜜房”通过晴天时腊梅花蕾绽开的样子展现腊梅的美丽。次句“紫檀心里认蜂黄”用紫檀树的颜色和蜜蜂的黄色来衬托腊梅的色彩。前两句从视觉的角度展示了腊梅的形象。
第三句“一冬不被风吹落”描述了腊梅在冬天坚韧不拔的品质,即使寒风凛冽也不凋谢。最后一句“却讶江梅易断肠”与前句形成了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腊梅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惊讶于其他梅花容易在寒冷的风中凋零。
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腊梅在不同环境下的形象特点,突出了它坚韧的生命力,表达了对腊梅顽强的赞美。同时,与江梅的脆弱相比,更突显了腊梅的坚韧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腊梅》是宋代诗人何应龙所创作的一首赞美腊梅花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徽宗年间(1100年-1126年)。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宋徽宗在位期间,虽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但文化、艺术方面却十分繁荣,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如苏轼、黄庭坚、辛弃疾等。何应龙作为其中的一员,也在这个时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人生际遇方面,何应龙曾担任广东提举常平官,晚年辞官回乡,过着隐逸的生活。他热爱自然,善于观察和描绘身边的事物,因此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这首《腊梅》正是通过描绘腊梅花的美丽和坚强,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