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相思

标题包含
相思
二月春风杨柳青,闻郎系马到长亭。 相思情味如中酒,折尽梨花嗅不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二月的春风吹拂着柳树,我听说情郎的马已经到达了长亭。我对他的思念如同饮酒一般浓烈,即使摘下满树的梨花也无法让我清醒过来。
去完善
释义
【杨柳青】指春季的柳树发出嫩芽的景象。 【闻郎系马】形容听到心爱的人来到。 【长亭】古代设置在交通要道上供行人休息或送别的地方。 【中酒】指饮酒过量后的状态。 【梨花】一种白色的花朵,这里借代指女子的容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展现了主人公内心深深的思念之情。首句“二月春风杨柳青”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情人间的相见时机。接下来的“闻郎系马到长亭”则表现了男女主角即将相见的期待和激动心情。 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女主角的思念之深:“相思情味如中酒,折尽梨花嗅不醒。”这两句表示女主角因思念过度而如醉如痴,即使折断满树的梨花也无法唤醒她。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手法,使读者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主人公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以及借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成功地展现了人类情感中的美好与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相思》何应龙是南宋诗人何应龙创作的一首描绘离别之苦的诗词。此诗创作于宋光宗绍熙年间(约公元1190年)。 在绍熙年间,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逐渐激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何应龙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现实社会有着深深的关切之情。他时常在诗词中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朝廷腐败的不满。 何应龙个人的经历也与这首《相思》的创作密切相关。他在青年时期曾游学四方,结识了众多好友,其中许多人在离别的时刻写下了深挚的诗句。这些人生际遇使他对离别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也使他对于人性的真挚情感产生了深厚的共鸣。 结合以上三个方面的背景知识,我们不难理解《相思》为何应龙在该时间段所创作的诗词之一。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在面对离别这一人类普遍情感时的深情厚意,既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感慨,又反映出时代的烙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