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桃
玉僊同驾玉鸾飞,天上曾攀带露枝。
一片不知何处落,晓来流到涌金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仙女共同乘坐鸾凤翱翔,在天上曾经摘下带有露水的花朵。
一朵花瓣不知道飘落到了哪里,黎明时它来到了涌金池。
去完善
释义
1. 碧桃:一种观赏桃花品种,又名千叶桃花,春季开花时,花朵密集,色彩鲜艳。
2. 玉僊:指仙女。
3. 驾:乘坐。
4. 玉鸾: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鸟。
5. 天上:指天空或仙界。
6. 带露枝:指沾满露水的花枝。
7. 一片:这里指一朵花瓣。
8. 不知何处落:形容花瓣飘落的随机性。
9. 晓来:拂晓,清晨。
10. 流:飘动。
11. 涌金池:古代杭州西湖的一个景点,因湖中涌出水珠如金而得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碧桃》诗以飘逸的笔触描绘了碧桃的神秘景象。首句“玉僊同驾玉鸾飞”为读者营造了一个美好的仙境,仙人们驾乘玉鸾,犹如在白云之上翱翔,宛如神话传说中的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带露枝”一词,使得这幅画卷更加生动,仿佛能闻到清晨清新的露水气息。
颔联“一片不知何处落,晓来流到涌金池”则从天堂的美景过渡到人间,带来一种超越时空的感觉。那片神奇的碧桃花瓣随风飘落,不知来自何方,却在清晨时分来到了涌金池,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
全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碧桃的美丽、神秘以及它对自然和生活的影响,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梦幻般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碧桃》是南宋诗人何应龙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至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之间。这一时期,正值南宋中期,政治腐败、军事疲弱,内忧外患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们多寄情山水,抒发胸臆。
诗人何应龙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人生阶段。他曾因科举失利而滞留京城多年,期间饱尝了世态炎凉。后来虽得功名,却因朝政风波屡遭贬谪,漂泊不定。这些经历使他深刻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艰辛。
在这首诗中,何应龙借碧桃这一形象,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以碧桃“年年长见”的坚韧品质,寓意着人生应该像碧桃一样坚韧不拔,勇于面对生活的困苦和挫折。同时,也传达出希望人们能够珍惜眼前美好时光,努力追求幸福的心愿。
去完善